聯合國總辯論明登場 林佳龍投書外媒籲支持臺灣參與

外交部長林佳龍21日在美媒《新聞頭條》發表「現在是聯合國承認臺灣的時候了」專文。(截取自Newsmax官網)

第80屆聯合國大會總辯論明(23)日登場,外交部長林佳龍21日在美媒《新聞頭條》發表「現在是聯合國承認臺灣的時候了」專文,抨擊中共惡意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藉以阻擋臺灣的國際參與,呼籲各國支持臺灣參與聯合國體系,以落實聯合國「不遺漏任何人」與「攜手共進」的願景。

《新聞頭條》(Newsmax)創立於1998年,是美國保守派最具影響力主流媒體之一,旗下網站及新聞頻道在美國政界及保守派觀衆間具有廣泛影響力。

林佳龍在文中指出,當今世界面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挑戰,從長期衝突和民主倒退到經濟脅迫和虛假宣傳活動,威權體制越來越多地採用灰色地帶策略,來破壞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在當前脆弱的全球環境下,和平絕非理所當然。民主國家必須團結起來,增強韌性,來捍衛我們珍惜的價值和生活方式。

他指出,臺灣位處「印太第一島鏈」前線,堅守民主與自由,以抵禦威權主義擴張,並憑藉強健的經濟實力與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爲全球穩定與繁榮做出重要貢獻。

他說,臺灣作爲全球第21大經濟體,在人工智慧和半導體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生產了全球60%以上的晶片,以及90%的尖端晶片。這種經濟實力推動全球經濟成長,使臺灣成爲全球各領域發展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林佳龍表示,臺灣也決心捍衛國內外的民主價值,賴清德總統去年啓動了「和平四大支柱」行動計劃,承諾增加臺灣的國防開支並增強全社會的韌性,臺灣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也不會挑起衝突。事實上,臺灣正在敦促北京在對等和尊嚴的基礎上恢復對話。

此外,他說,外交部也採取「整合外交」策略,發揮臺灣外交、國防、科技、經濟等優勢。憑藉這些軟實力,臺灣正在應對複雜的國際關係,增強其全球影響力,併爲更穩定和繁榮的世界做出貢獻。

林佳龍指出,透過全球民主價值鏈,臺灣正加強與面臨不確定地緣政治風險的民主國家的夥伴關係,以抵抗威權影響、促進人權、推動數位治理,並維護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臺灣在威權脅迫面前表現出的韌性,證明民主能夠在壓力下持久並蓬勃發展。

他強調,臺灣作爲蓬勃發展的經濟強國,在半導體生產和先進技術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其經濟實力推動了人工智慧、數位化和醫療保健等領域的創新和成長。爲了鞏固這一地位,臺灣推出以供應鏈爲重點的經濟外交策略,旨在建立值得信賴和透明的網絡,保護關鍵產業免受威權干預。

林佳龍表示,臺灣也積極推動「榮邦計劃」,透過官民合作,整合政府資源,併發揮臺灣產業優勢,促進互利發展。包括與巴拉圭合作建置整合醫院資訊系統,以提升全國醫療資訊管理;與史瓦濟蘭合作石油儲備設施計劃,以強化能源安全並刺激在地產業;以及協助帛琉打造智慧永續島國,展現臺灣對永續國際合作的承諾。

儘管臺灣在全球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他說,遺憾的是,臺灣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未被國際社會的承認,也無法參與聯合國體系。臺灣被無理排除的根源在於中國故意歪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該決議被錯誤地與所謂的「一箇中國原則」掛鉤,並繼續被錯誤地用作阻止臺灣參與的武器。

然而,他重申,聯大2758號決議完全沒有提及臺灣,僅涉及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該決議既沒有明確指出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也沒有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體系中代表臺灣的權利。然而,聯合國卻屈服於中國的政治壓力,利用該決議作爲藉口,將臺灣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

林佳龍指出,臺灣正在大聲疾呼反對這種不公正,並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許多國家的行政和立法部門也已公開澄清,聯大第2758號決議既不決定臺灣的地位,也不排除臺灣參與包括聯合國體系在內的國際組織。

他說,聯合國正值成立80週年,距離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僅剩5年,現在正是將臺灣納入國際社會的良機,方可落實「不遺漏任何人」與「攜手共進」的願景。

林佳龍邀請世界各國「出一份力」,承認臺灣在世界舞臺上的應有地位,並接受其所能做出的貢獻,從而提供幫助。唯有攜手合作,才能創造印太地區乃至世界更美好、更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