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就敘利亞恢復與重建發佈評估報告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2月21日電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日就敘利亞局勢發佈最新評估報告,爲該國社會經濟恢復與重建提供政策建議。
聯合國官網消息稱,該報告名爲《敘利亞衝突的影響:經濟受創、貧困加劇與充滿挑戰的社會經濟復甦之路》,是聯合國駐敘利亞國家工作組開展的系列評估與分析工作的一部分,旨在爲敘利亞早期恢復與重建提供政策建議。
報告指出,敘利亞衝突的長期影響普遍存在。自2011年內戰爆發以來,衝突造成敘利亞約61.8萬人死亡,11.3萬人失蹤。敘國內生產總值累計損失約8000億美元,貧困率從戰前的33%上升至90%,該國四分之三的人口亟待人道主義援助。
報告指出,敘各項公共基礎設施受損嚴重。住房問題尤爲嚴峻,該國近三分之一的住宅嚴重損毀,約570萬人急需住房支持。醫療方面,該國三分之一的醫療中心受損,近半數急救系統癱瘓,導致大量傷病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救治。教育方面,約40%至50%的6歲至15歲學齡兒童無法接受常規教育。能源設施方面,該國超過70%的電廠和輸電線路受損,發電能力下降80%,供電能力下降超過75%,對工業生產、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的恢復造成嚴重影響。供水系統方面,該國超半數的水處理廠和污水系統無法運行,近1400萬人缺乏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
報告強調,敘利亞要想真正擺脫困境,必須依靠持續的高速增長。2018年至2024年,敘年均經濟增長率僅爲1.3%,按此趨勢計算,需55年才能恢復至戰前經濟發展水平。如果要在15年內實現復甦,則敘年均經濟增長率需達5%。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施泰納表示,敘利亞復甦不僅需要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更需要長期發展投資,促進經濟和社會穩定。提高就業率、減少貧困、振興農業以確保糧食安全,以及修復醫療、教育、能源等關鍵公共基礎設施,將是實現敘長期穩定的關鍵。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署長兼阿拉伯國家區域局局長達爾達裡指出,敘利亞復甦進程需要全面改革,包括治理體系優化、經濟穩定、產業振興、基礎設施重建以及社會服務的強化。只有通過這些相互關聯的改革,敘利亞才能真正掌控自身發展道路,減少對外部援助的依賴,爲敘全國人民奠定堅實、可持續的繁榮與穩定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