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晶片和安全兩失,賴清德只會糊弄國人?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左)與總統賴清德(中)於總統府舉行記者會,向大衆說明臺積電在美投資案。總統府提供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拉臺積電作爲政府無能應對川普關稅的遮羞布,更把護國神山被搬到美國說成是臺灣產業實力「東拓」美洲,又把國安危機說成「臺美關係歷史時刻」。但川普認爲臺積電赴美投資,是避免關稅;美國在臺協會處長谷立言則說,臺灣缺少土地、水和能源,是臺積電到日、德投資的原因;而美國能源價格低、環境空間大,並有全球最大消費市場,臺灣與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關係牢不可破。谷立言是在推銷美國能源,併爲臺積電被迫擴大在美投資辯護,但顯然在與川普的交易中,臺灣晶片和安全兩失。
賴總統稱全程掌握臺積電的投資決策,行政院長卓榮泰和經濟部長郭智輝卻都在狀況外,凸顯賴政府國安體制的破洞。而四方會談固然表態反對武力改變現狀,顯示對中國威脅的關注,但四國致力加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賴清德卻說是「基於臺灣的安全」,恐怕太過自我膨脹;何況四國聲明提到捍衛民主價值、主權和領土完整,對照川普輕蔑民主同盟、踐踏盟友領土主權,更顯得諷刺,這能當作美國對臺安全保證嗎?至於美日共同聲明雖關注臺海和平穩定,但日本希望的是避免「臺灣有事」,以免「日本有事」,且川普不滿美日安保條約「不公平」,賴清德卻當成美日同盟對臺灣安全的保證,更是自欺欺人。
晶片與安全原本不必然相關,但美國擔憂晶片集中臺灣造成安全風險,臺灣也希望晶片發揮矽盾的功能。然而殘酷的現實是,川普相信,一旦中國大陸拿下臺灣,美國反而可以在半導體產業上佔有一席之地。川普從美國利益出發,賴清德誇耀的臺美關係與民衆關切的臺灣安全,都不在川普視線內。
川普要烏克蘭稀土,烏克蘭安全則丟給歐盟國家。川普同樣要臺灣晶片,但臺灣安全可能丟給亞洲盟邦嗎?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要提高國防經費到GDP百分之三,但顯然無法達到川普的要求;賴清德的「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更不符川普主義邏輯。綠營還以在野黨刪國防預算,拿假訊息告洋狀,挾美欺藍白。然而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達默去年尚非官員時就說,丟了臺灣,美國人照樣過好日子。臺灣只能靠自己。
糟糕的是,臺灣再怎麼提高軍費,與中國大陸軍備競賽也不可能贏。即使天價軍購能滿足川普胃口,軍購也完全不能代表美國的安全保證。川普幾度拒絕對臺安全承諾,樂觀者認爲美國重回模糊戰略,實情是臺灣不能再幻想美國的保護傘了。外媒報導川普和習近平有意在六月舉行生日峰會,臺灣卻正從內部升高抗中肅殺氛圍;但美中要大交易,臺灣就是棋子,而且隨時可能變棄子。
美國正在摧毀自己建立世界秩序。川普要拿回巴拿馬運河、企圖併吞加拿大和格陵蘭;他想強取烏克蘭稀土,也要豪奪臺灣晶片,更要課全世界關稅。看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受辱,川普嘲笑烏克蘭沒有籌碼,甚至要澤倫斯基下臺。臺灣自絕於兩岸關係,護國神山又被搬走,矽盾脆弱化,臺灣還有什麼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