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盧媽媽罵兒子
臺中市長盧秀燕。 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臺中市長盧秀燕日前赴行政院會,就中央片面中止計劃型補助議題與閣揆卓榮泰激辯;未料環境部長彭啓明受訪時,批評盧秀燕發言很不客氣,「氛圍就像是媽媽在罵兒子,很兇、很悍」。彭啓明或爲護主、或爲內閣叫屈,但比喻極其失當,更爲社會對立火上澆油。
中央與地方爲了「錢」事爭搶大餅不足爲奇,若非屬同一政黨,更不稀罕。行政院若想讓院會一派和諧,就得仰賴閣揆、秘書長或相關閣員勤於穿梭協調。當初賴清德總統欽點卓榮泰出任閣揆,給出的理由正是「身段柔軟、擅長協調」。
反觀盧秀燕,曾任省議員並連六任立委,多須倚靠強勢以求突圍;但她當選臺中市長後,卻是以全方位照顧市民形象贏得 「媽媽市長」稱號;不久前爲了反對大罷免,更首次在宣傳片中自稱「臺中盧媽媽」。
透過彭啓明的視角,顯然同一個「盧媽媽」,在卓內閣成員與臺中市民心中有着天壤之別的意象:卓內閣眼中的「恰北北老母」,卻是民衆眼中一心捍衛市民權益的「父母官」。
如果嗆閣揆或閣員就被認爲「罵兒子」,那麼王世堅曾當着卓榮泰的面痛罵數發部飯桶,用語更強烈,難道也是在「罵兒子」,或甚至在「罵孫子」?不過,話說回頭,彭啓明「媽媽罵兒子」的形容,的確更讓民衆深覺,那個「兒子」真的不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