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監察院超越蚊子院

監察院表示,預算被大砍業務嚴重受挫,將提憲法訴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監院的職責是監督政府官箴,但檢視第六屆監委糾正、彈劾和調查報告數字看,除遠不如第四屆,甚至比「不足額」的第五屆還差。民衆對本屆監院印象最深的,只有委員酬庸多、院長陳菊爭議多、護航民進黨政府多的「三多」而已。

「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五年來,只是辦座談、研討會、文宣設計比賽,包括寫報告、出國考察,儼然成了文宣單位,每年就花掉一億多公帑。這除讓監委多個「名器」,可說一事無成;到底改善了什麼人權,真是天曉得。

過去監院被批是「蚊子院」,因被譏「打蚊子不打老虎」;這屆監委倒有了「突破」。被取笑蚊子院,是因「不作爲」或「做太少」;而本屆監委與執政黨密切配合,對在野黨猛批窮打,擔任側翼,更扮演攻擊手。「國會改革憲法訴訟案」已演過一次,此次總預算要憲訴,則是故技重施。

監察院說自己預算被刪,因此「無法依據憲法行使職權」。但不監督政府卻當打手、還設黑機關的監察院,不行使職權,或許對國家爲害還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