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不缺電,只是既貴又髒
臺灣最後一座核電機組即將除役,外界缺電憂慮再起,賴總統稱,臺灣2032年前供電無虞,現在缺的是綠電。圖爲核三廠。 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臺電累積虧損已高達四千多億,雖然從經濟部到臺電都否認與綠電收購價有關,但從這幾年綠能弊案四起,加上綠電高額的收購價,投資綠電的綠友友跟着發大財,就知道背後藏着多大利益,纔會被在野黨大酸「臺電跌倒、雲豹吃飽」。
尤其,這次政院把先前被藍白刪除的撥補臺電千億預算,又塞進因應對等關稅的特別條例中,讓社會譁然。根據TPOC臺灣議題研究中心分析輿情資料庫發現,這段期間關於「臺電」的討論,大多數表達了對能源政策與補助的疑慮及不信任,其中高達廿一.五%聲量的留言認爲「政府補助臺電涉及圖利綠能業者」。不論賴政府如何撇清,都難解民衆疑慮,難怪賴的話一出,民衆就擔心臺電的虧損又要變多了。
且就算火電是夠的,付出的代價卻是破壞藻礁、珊瑚礁、基隆港,以及高碳排,這些無形的環境與健康成本,可一點也不亞於昂貴的綠電,這「夠用」的背後,有多麼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