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航遭轟搶錢!機艙冷氣狂吹逼乘客買毛毯? 業者急喊冤
大陸廉航遭疑故意調低機艙溫度,以利推銷毛毯。(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陸廉價航空春秋航空近期爆出離譜爭議。部分旅客質疑機艙內的溫度被故意調低,目的是爲了誘導乘客購買毛毯,相關話題甚至衝上熱搜。然而,春秋航空對這樣的指控予以否認,表示從所曝光的影片內容來看,雖然機艙內部的確看起來溫度很低,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正常的冷凝水汽現象,並非刻意降低溫度所致。
有消費者在社羣平臺上公開表達了對春秋航空的不滿。從他發佈的影片中可以清楚看到,機艙內瀰漫着一片白茫茫的霧氣。他指出,春秋航空客艙內的冷氣開得過強,導致溫度非常低。當乘客向空服員索取毛毯時,卻被告知需要支付15元人民幣(約新臺幣65元)才能使用。因此,有民衆質疑航空公司是否故意調低溫度,藉此來增加額外收入。
乘客吐槽春秋航空機艙內猶如冷凍庫,還滿布白霧。(圖/翻攝微博)
針對這些指控,春秋航空於25日通過官方微博發佈聲明迴應,表示旅客的指控與事實不符。影片中出現的白霧狀現象,是由於夏季客艙內的潮溼空氣與空調所製造的乾燥冷空氣相遇後,所形成的冷凝水汽現象。春秋航空方面強調,當飛機起飛後,這種冷凝水汽現象就會自然消失,並不存在故意調低客艙溫度以販售毛毯的情況。
春秋航空進一步指出,早在2023年8月,他們就已經在相關媒體上針對類似的傳言進行了澄清和闢謠。近年來,他們也透過官方管道向旅客普及相關知識。春秋航空表示,他們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設定客艙溫度,以確保旅客的舒適度,絕不存在故意調低溫度販售毛毯的情況。
陸媒《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早在2023年8月11日,就已經有網友反映過類似的事件。到了2024年6月,春秋航空再次發佈了一段影片進行闢謠。影片中,春秋航空表示,「我們不做冷鏈,這裡是客艙內的冷凝氣」。
然而,春秋航空的解釋顯然難以平息大衆的怒火。長期以來,爲了最大程度地壓縮成本,該公司的服務品質一直備受詬病,負評如潮。提供最便宜的機票,做「最摳門」的航空公司,這似乎已經成爲春秋航空的標籤之一。事實上,春秋航空的低成本營運模式一直伴隨着各種爭議。消費者的投訴主要集中在退改機票收費不合理、行李託運亂收費、售後服務推諉、以及空服員在機上推銷商品等問題。
儘管客訴不斷,卻似乎並未妨礙春秋航空成爲「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值得關注的是,作爲大陸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領頭羊,春秋航空「低成本+輔業創收」的模式持續展現成效。在2025年第1季業績報告中,春秋航空以6.77億元人民幣(約新臺幣29.53億元)的淨利潤,依然穩坐國內「最賺錢」航空公司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