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國籲以色列停止「救援武器化」 援助團體拒當軍方工具
2025年5月1日,一名5歲的巴勒斯坦男孩躺在加薩尤和尼斯納賽爾醫院的一張牀上接受治療。(路透社)
自3月以來,以色列已全面切斷加薩地區的糧食、燃料、水與藥品等進口,聲稱除非能掌控人道援助分配機制,否則不會開放物資進入。然而,聯合國與多個援助組織警告,以色列提出由軍方或私人保全公司主導發放援助的構想,不僅實際難以執行,也可能違反國際人道法。
美聯社報導,援助團體指出,這樣的系統可能將人道援助淪爲軍事與政治工具,限制哪些人能發送與接收物資,甚至迫使大量巴勒斯坦人遷移。根據國際法,這種強迫遷移行爲是被禁止的。
雖然以色列從未公開或書面說明提案內容,但《美聯社》取得了40多頁援助團體與以色列官員之間對話的紀錄。根據文件,以色列構想設立5個物資分發中心,並集中在加薩南部,交由軍方或安保公司運送物資。然而,援助組織擔憂,這種集中發放方式恐迫使加薩平民遠距離遷徙取物,實際上形同「非自願安置」。
2025年5月3日,巴勒斯坦民衆於汗尤尼斯一處遭以色列轟炸的房屋中檢視。(路透社)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UNOCHA)發言人萊克(Jens Laerke):「以色列的責任是協助我們的工作,而不是將人道援助武器化,」、「人道主義團體已經準備好提供一切援助,要麼讓我們的工作得以實現......要麼以色列將有責任找到另一種方式來滿足。」
目前大多數援助組織表態拒絕參與由以色列主導的分配系統。他們也反對引入私人武裝承包商,認爲這會對加薩平民造成威嚇與風險。
2025年5月3日,汗尤尼斯的一處房屋胖,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坐在瓦礫堆中。(路透社)
援助團體也質疑,以色列尚未提出如何處理醫療、供水等其他基本需求的具體方案,僅靠每月一次的糧食包裹遠遠不足。此外,物資重量動輒上百磅,加薩地區燃料匱乏,交通困難,發放效率堪憂。
牛津國際樂施會官員卡利迪:「要我們與軍方直接合作送援,是令人恐懼的,」說,「這不僅威脅加薩人民的安全,也危及全球人道工作者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