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跌四年後迎來大幅增長,金龍魚靚麗中報能否修復跌近八成的股價?

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60%,金龍魚交出了近三年業績最好的半年報。

作爲中國糧油行業的龍頭,金龍魚的2025年中報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全業務線毛利率的提升使得連續多年下跌的盈利能力迎來複蘇。

金龍魚(300999.SZ)8月12日晚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業務的毛利率,同比分別提升了0.8、3.25個百分點,後者增幅甚至達到上年同期的3倍以上,且銷量也有一定增長。在此情況,該公司上半年淨利潤達17.55億元,創下2023年以來同期最好水平。

儘管中報表現亮眼,但二季度業績環比下滑的隱憂猶存。該公司也在半年報中提到,麪粉、大米等消費品需求復甦但不及預期,加之大宗商品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因素,這使得市場對其盈利復甦持續性仍存疑慮。股價連跌五年之後,這份中報能否提振投資者對該公司的信心,以及估值修復動力是否充足,仍有待繼續觀察。

毛利率修復,交出近三年最好半年報

根據半年報數據,今年上半年,金龍魚實現營業收入1156.82億元,同比增長5.67%,實現淨利潤17.55億元,同比增長60.07%,銷售毛利率爲6.54%,業績增長主要受益於廚房食品、飼料原料等銷量增長。

此前,該公司連續三個上半年的業績,都出現了下降。數據顯示,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爲30.07億元、29.7億元、19.76億元、9.66億元,2024年上半年回升至10.97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的表現,是近三年業績最好的半年報。

從全年來看,該公司上半年的業績,也已接近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三。2020年至2024年全年,該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爲60億元、41.32億元、30.11億元、28.48億元、25.02億元。

金龍魚的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營產品分爲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兩大類,所處的糧油行業是典型的大宗消費品行業,存在高成本、低毛利、強競爭的行業特徵。

廚房食品業務是金龍魚的核心業務,涵蓋食用油、麪粉、大米等日常必需消費品。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廚房食品業務收入達715.51億元,同比增長2.69%,佔總收入的61.8%,毛利率爲7.66%,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

披露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投放了不少新產品,包括多個品類的高端大米,以及低GI、高纖、多穀物系列麪粉產品。同期,該公司的小包裝食用油銷量同比增長8.3%,高端食用油佔比提升至35%。

產品結構升級拉動了毛利率提升。金龍魚解釋稱,毛利率增長主要系大米和麪粉原料價格下降,以及採購策略優化和營銷效率提升等因素。

與廚房食品業務相比,金龍魚的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業務的銷量和毛利率增速更顯著。今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收入431.8億元,同比增長10.81%,毛利率由1.01%同比增長至4.26%,增幅3.25個百分點。該公司解釋稱,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的銷量增長,主要得益於大豆壓榨利潤因國內供應偏緊而提升,下游養殖需求回暖帶動豆粕銷量增長。

股價下挫近八成,修復尚待盈利兌現

中報業績回暖,點燃了投資者對金龍魚估值修復的期待。

截至8月13日收盤,金龍魚最新股價爲31.53元,總市值1709億元,年內下跌2.97%。自2021年1月創下歷史最高的143.87元(前復權)後,該股連跌五年,累計跌幅70.54%,現價較最高點累計回撤78%左右。

金龍魚過去幾年淨利潤持續下跌,一大主因是成本壓力(原材料漲價)、低毛利業務結構及增長乏力。今年上半年雖交出了近三個上半年的最好業績,但與利潤規模的高點相比,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尚未恢復。金龍魚歷史同期業績最好的一個半年,出現在2020年,當年上半的淨利潤,比今年高出約12.52億元。與此相比,今年上半年還有40%以上的差距。

此外,金龍魚亮眼的中報背後,也存在季度波動的隱憂。今年二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6.03億元,環比減少4.19%,實現淨利潤7.74億元,環比下降21.11%,扣非淨利潤下降38.9%,爲5.27億元。

金龍魚未在財報中說明二季度業績下滑的原因,但明確提到了“食用油企業利潤承壓、大米需求好於同期但不及預期、麪粉主食類消費規模下降導致需求不及預期”等情況,這也使得投資者擔憂利潤復甦是否遇到瓶頸。

從行業規律來看,糧油與傳統消費淡旺季強相關,居民必需消費食品的需求又呈現季節性波動,一季度受益於春節假期,是備貨旺季,二季度進入傳統消費淡季,臨近三四季度的“金九銀十”,消費需求恢復增長。

另外,小麥、水稻、大豆等原材料的價格變動,也是影響糧油企業盈利的關鍵因素。金龍魚在財報中稱,上半年的豆油行情呈現先強後弱的震盪走勢,豆粕價格波動較大、小麥呈緩漲震盪態勢,下半年原材料價格走勢也是影響公司毛利率的一項重要因素。

中金公司在8月13日的研報中分析,金龍魚盈利能力邊際修復,報告給出了“跑贏行業”評級以及40元目標價,即較現價還有21%的上漲空間。

市場分析認爲,短期看,金龍魚的業績回暖確爲估值修復打開窗口。但長期估值中樞的擡升,仍需用持續季度盈利兌現及業務放量來“自證”。在三季度環比增長數據驗證盈利韌性之前,市場或難徹底扭轉“折價”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