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推新利器 股價反彈 近十日三大法人買超逾10萬張
聯電董事長洪嘉聰。聯合報系資料照
聯電(2303)題材面帶動買氣,9月營收回升、第3季營收寫今年單季高點,股價自9月11日波段低點40.9元反彈,23日終場收45.4元,下跌0.1元,單日成交量1.55萬張,市場關注聯電成熟製程與特殊製程產品組合能否帶動營運向上,聯電將在29日舉行董事會並公佈第3季財報。
在技術面上,聯電周線高於雙週線,站穩月線,呈多頭排列,MACD站上零軸且柱狀體翻正,顯示動能回覆;KD維持在六成以上,上檔可關注突破46.5至47元的密集成交區,再挑戰前波高點49.8元。股價反彈過程並未出現急縮量,後續觀察能否以帶量方式挑戰前高。
籌碼面上,外資過去一個月以來持續站在買方,近五個交易日三大法人累計買超約4.7萬張,近十個交易日則累積逾10萬張,但本土投信法人則持續賣出,連八日賣超。
聯電在近期宣佈推出全新的55奈米雙極互補擴散金氧半導體(Bipolar-CMOS-DMOS,BCD)平臺,此特殊製程產品爲下世代行動裝置、消費性電子、車用與工業應用實現更高的電源效率與系統整合。主要針對電子產品日益複雜的電源管理需求而設計,以更小晶片面積、更低功耗與抗雜訊表現,讓電源電路設計有更加可靠性。
目前聯電主力製程仍以22/28奈米爲主軸,持續獲得車用、工控、顯示驅動與網通零組件客戶投片,設計案導入保持活躍,產能利用率也有望逐季改善。成熟製程經歷過去一年調整後,庫存水位回到合理區間,平均單價(ASP)壓力趨緩,聯電毛利率有望回覆健康水準。
在產能上,目前聯電新加坡Fab12i擴充按部就班,與臺灣廠區產能共同提升交付確定性,分散地緣風險。目前與英特爾合作12奈米技術照既定時程推進,佈局中高階節點,爭取AI周邊與高效能邊緣運算商機。
聯電9月合併營收199.27億元,月增約4%、年增約5.2%;第3季營收591.26億元,持平上季、年減2.2%;累計1到9月營收1,757.44億元、年增2.2%,靠產品組合與產能調度維持營收穩定。
展望後市,55奈米BCD推出後,是否能轉爲接單動能,以及車用、工業電源管理IC出貨狀況,將反映在稼動率與ASP;其次是22/28奈米利用率與價格曲線能否隨庫存恢復健康水準而提升;匯率穩定也對毛利有利。
選股原則
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十日三大法人買超逾10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