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博會訪談I專訪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副總裁林育麟:每秒下線9.5個傳感器,南京工廠打造端到端閉環樣本
財聯社7月19日訊(記者郭鬆嶠)“霍尼韋爾致力於將自動化、未來航空和能源轉型三大業務發展趨勢和中國客戶的發展需求結合,推進有影響力的本地創新。”在正在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下稱鏈博會),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林育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霍尼韋爾在中國貫徹“東方服務東方”的戰略,結合中國市場和客戶的實際需求,提供定製的解決方案。林育麟對記者分析,中國的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生物製藥、船舶、石油煉化等產業發展迅猛,霍尼韋爾不斷滿足這些產業的多樣化需求,幫助合作伙伴實現安全、高效和穩定的生產。
霍尼韋爾是全球工業巨頭,其業務圍繞自動化、未來航空和能源轉型三大發展趨勢,2025 年,霍尼韋爾迎來進入中國市場的第90個年頭。那麼,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霍尼韋爾未來是否會進一步擴大本土研發投入? 霍尼韋爾在未來的在華規劃是什麼?圍繞相關問題,財聯社記者也在鏈博會現場採訪了林育麟。
以下爲訪談實錄:
財聯社:霍尼韋爾第三次參加鏈博會,本屆參展的核心目標和期望是什麼?
林育麟:鏈博會是連接全球產業鏈、推動創新合作的重要平臺。它爲霍尼韋爾提供了深入參與中國產業鏈建設、拓展業務、深化合作的機會。今年是霍尼韋爾第三次參與鏈博會。我們聚焦高端製造、可持續發展以及未來航空,展示了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亮點包括兩款本土研發製造的首發新品、聚焦於精益製造與智能技術的白皮書、首次公開展示的海洋船舶演示模型等。其中,超過95%的實物展品由中國團隊針對中國市場需求研發和製造,體現了公司在中國持續投入的決心。
財聯社:本屆鏈博會展出了許多本土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這些技術主要針對中國市場的哪些獨特需求?霍尼韋爾未來是否會進一步擴大本土研發投入?
林育麟:霍尼韋爾秉持深耕中國謀求長期發展的理念,貫徹“東方服務東方”的戰略,聚焦自動化、未來航空、能源轉型三大趨勢,以本土創新推動中國業務增長。在本次鏈博會上,霍尼韋爾超過95%的實物展品由中國團隊針對中國市場需求進行本土研發和製造。
目前,國內化工、新能源等衆多行業對安全性日益重視。霍尼韋爾此次展出的VertexTM VC4有毒氣體檢測儀應用於船舶、半導體、光伏等行業,能快速準確地檢測有毒氣體泄漏,及時發出警報並採取措施,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該產品可有效降低因氣體泄漏導致的生產中斷及產品受損風險,通過精確的氣體檢測維持穩定的生產環境,提高產品質量。Midas®S1半導體用氣體探測器基於先進的傳感器技術,能夠檢測超過40種主要的有毒氣體、環境氣體和可燃氣體,檢測精度高達百萬分之一級別,大幅助力企業降低氣體探測所需的運行成本。這些都是霍尼韋爾針對中國市場客戶的需求本土研發的產品。
在新能源領域,中國電動車正蓬勃發展,且在海外廣受歡迎,但仍面臨續航與安全兩大挑戰。霍尼韋爾的傳感器等產品已廣泛應用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助力客戶提升電池安全、優化里程估算。
當前,中國正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加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這爲霍尼韋爾創新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很好的機會。霍尼韋爾將繼續靠不斷的研發投入,對內培養創新環境,對外加強創新合作,持續深耕中國。
財聯社:今年鏈博會的主題是“鏈接世界,共創未來”,請您談談中國在霍尼韋爾全球供應鏈中承擔了什麼樣的角色?
林育麟:中國在霍尼韋爾全球運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霍尼韋爾已在中國建立了研發、製造與服務的完整價值鏈。例如,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的南京工廠能夠自主研發與生產,是霍尼韋爾在中國最大的傳感器生產製造基地,平均每秒下線9.5個傳感器,年產量達3億個。這種佈局實現了從客戶需求洞察、產品研發、高效生產、到本地化服務及持續成本優化的端到端閉環管理。這種深度本地化整合至關重要:一方面,它增強了產業鏈的韌性與響應速度;另一方面,它使我們能夠更貼近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且響應敏捷的服務。這種全方位協同效應的實現,高度依賴於對當地資源的深度整合與高效利用。
財聯社:中國AI領域發展非常快,霍尼韋爾也有這方面的佈局,想問一下您怎麼看中國在AI領域的發展現狀,霍尼韋爾在AI領域有沒有和中國企業有合作?
林育麟:中國AI領域近年來發展迅速,在技術研發、產業應用、人才儲備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已成爲全球AI創新的重要力量。例如,AI在智能製造、智慧醫療等領域深度滲透,這爲霍尼韋爾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霍尼韋爾正積極拓展與國內外合作伙伴在AI+工業場景方面的合作,爲能源、化工、生命科學及其他領域提供自動化和可持續解決方案。例如,在精細化工和製藥工業,解決方案需要具備非常高的精準度,從而保證每個批次的準確性。霍尼韋爾Experion® BATCH先進的批次解決方案解決了在精細化工和製藥工業複雜的反應過程中保持穩定而且高質量產品的需求。霍尼韋爾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先進算法開發了基於AI的解決方案,大幅減少了反覆實驗的時間,並且能隨着時間和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和反覆實驗,達到更好的控制效果。通過結合了這種AI技術的先進批次解決方案,霍尼韋爾幫助中國的精細化工和製藥工業的客戶大幅提升黃金批次的比例,改進產品質量。
財聯社:霍尼韋爾在未來的在華規劃是什麼?
林育麟:2025年是霍尼韋爾深耕中國市場的第90年。中國是我們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中國有龐大的市場規模,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源泉,並極具創新活力,這爲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霍尼韋爾持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積極趨勢,也會堅定地深耕中國。
一直以來,霍尼韋爾都堅持貫徹“東方服務東方”的戰略,以本土創新推動中國業務增長。目前,霍尼韋爾在中國建立起了完整的本地價值鏈,覆蓋創新、研發、製造、採購、銷售和服務。我們積極與中國夥伴合作,融入中國經濟發展。
霍尼韋爾致力於將自動化、未來航空和能源轉型三大業務發展趨勢和中國客戶的發展需求結合,推進有影響力的本地創新。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爲中國客戶提供行業領先的自動化控制系統、自動識別設備及軟件、氣體探測儀器儀表等。基於在控制和自動化上的優勢,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通過本土技術創新,助力中國客戶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在未來,儲能、氫能等新能源,半導體芯片、船舶等高端製造業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霍尼韋爾將繼續依託強大的本土創新實力,深耕工業自動化,攜手本土合作伙伴賦能中國製造業智能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