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貶7天后 新臺幣反彈小升作收
臺幣匯率示意圖。資料照片
隨美國7月JOLTS職缺數創10個月新低,就業市場放緩,美國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提升,美元指數拉回,加上臺股小漲,帶動新臺幣兌美元匯率由貶轉升,盤中站回30.6元價位,終場雖升幅雖收斂,仍終止連七個交易日貶值。
臺北金融市場股匯同步小漲,新臺幣4日早盤即升破30.7元價位,但外資有進有出,而出口商則是高高掛,大致都在30.7元以上才願役賣美元,加上進口商進場買美元,終場收在30.704元、小升2.4分,暫時終止近期一波連七黑,市場關注後續非農數據公佈,總成交量僅剩10.71億美元。
匯銀人士指出,美國就業市場出現分歧訊號,市場預期非農數據將暴露美國就業市場真實概況,若數據比預期更差,將加深美國後續降息預期,數據支持美國在9、12月連續降息,新臺幣也不排除扭轉近期貶值走勢,但在此之前應是先維持盤整格局。
而根據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NDF)折價幅度,一個月期NDF折價幅度小幅雖擴大到77點左右,但相較過去200點以上,目前市場仍是持平預期新臺幣未來走勢。
另有匯銀交易員認爲,雖然美國連續降息的預期增溫,但目前外資在臺股也是有買有賣,若股市無新一波題材帶動,預計新臺幣仍是慢慢往31元靠近,緩貶格局暫時未變。
匯銀人士也提到,短線不只新臺幣呈現區間觀望,整體亞幣都在盤整階段,少了明確消息面指引,不可能一下出現狂升或狂貶的走勢,應會維持狹幅區間橫盤震盪,主要還是跟着國際盤反應,美元指數表現受到經濟數據影響最大。
觀察主要亞幣4日普遍小升,日圓升0.25%、人民幣升0.1%、新臺幣升0.08%、星幣升0.03%,唯獨韓元貶0.13%。
交易員指出,不管非農就業數據好壞,9月聯準會一定會降息,因而導致近期全球匯市毫無波瀾,而央行態度也偏向希望新臺幣區間緩貶,新臺幣陷入波段偏貶整理,短線持續在30.65~30.7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