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新會期3大修法目標 藍白恐不合

▲民衆黨將俗稱柯文哲條款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列爲第一要務。(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立法院新會期於近日開議,藍白陣營是否延續合作對抗民進黨受到矚目。在此背景下,包含柯文哲條款、代理孕母相關修法,以及停砍軍公教年金等三項法案,因藍白立場不一,被視爲本會期最需化解歧見、爭取共識的核心議題。

民衆黨立法院黨團已公佈新會期優先法案,重點包括《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即俗稱的「柯文哲條款」,針對「有勾串之虞」作爲羈押理由的適用條件進行檢討;另也推動《人工生殖法》修法,尋求合法化代理孕母。國民黨方面,則由黨團書記長羅智強率先表態,將「停止逐年遞減軍公教年金」列爲優先推動目標,然而此舉與民衆黨的立場明顯衝突。

《聯合報》報導,以年金改革爲例,民衆黨主席黃國昌明確表示,反對回覆至2017年年改前水準,強調年改「不走回頭路」。對此,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公開批評黃國昌,指「停止遞減退休所得」不等於「恢復原制」,質疑其「是真不懂還是裝蒜」。

至於「柯文哲條款」,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認爲可接受適度修法,但反對刪除「有串證之虞」等現行羈押事由,主張應增設門檻,例如要求檢方提出更具體的證明責任。民衆黨立委林國成則表示,目前條文賦予檢察官過大心證空間,已造成濫權之虞,應由藍白共同釐清並協商修正。

整體而言,雖然藍白在立法院握有主導修法的實力,三大議題的推進,仍須雙方調整立場與互讓空間,才能確保合作成果不致流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