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開議動團集結提「10大倡議」盼改善動物權益

隨着立法院的開議立院開議,動保團體也號召各黨派立委,針對動物權益進行改善,動團也提出10大訴求包括蕩犬能迴歸家庭、動物保護行動社區化、多元寵物要三級分類、爲友善環境管理滅鼠藥。(臺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提供)

隨着立法院的開議立院開議,動保團體也號召各黨派立委,針對動物權益進行改善,動團也提出10大訴求包括蕩犬能迴歸家庭、動物保護行動社區化、多元寵物要三級分類、爲友善環境管理滅鼠藥、終結違反動福籠錬犬、改善非犬貓收容福祉、規範非犬貓繁殖買賣、殘忍海上賽鴿要落日、動物展演政策要精進、禁用山豬吊金屬獵具等。

臺灣鳥類救援協會秘書長吳羽心表示,曾發起「禁止海上賽鴿」的公投,卻在去年底底被中選會否決,相當令人無法接受,根本是無事動物苦難與生命,過往數十年有上百萬只賽鴿葬身海底,凸顯政府無能不願意更積極處理,動保團目前除了繼續進行行政訴訟外,後續將會擴大抗爭力道,讓政府更勇於面對海上賽鴿所衍生相關動保、環境、公衛與公安問題。

長期關注山豬吊、金屬獵具等議題的動督盟反金屬獵具小組召集人柯元傑表示,近5年只有少數原住民申請使用山豬吊,其餘皆爲非法使用,而大量非法山豬吊,近五年已殘害19只臺灣黑熊,其中6只死亡、石虎7只5死、長鬃山羊、穿山甲等,根據蒐集資料統計近5年已超過一千例動物傷亡!

柯元傑提到,使用陷阱美其名是爲了預防農損,但實際上猖獗的濫捕私宰販售野肉,各地⽅主管機關對濫用情況束手無策。剛三讀通過的《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草案,爲農損防治和原住民狩獵依然可以被例外使用,只是將山豬吊替換成仿造日本規格之「改良式獵具」,但兩者幾乎⼀樣、壓力踏板限位器未有完整測試防止誤捕其他動物、日本也證實無法完全預防誤捕黑熊,推行五年來動物傷亡有增無減。

柯元傑呼籲,臺灣應跟上國際腳步,加強立法及管控,推廣更加人道和有效的動物防護措施,確保社會發展、農業經濟和動物福利以及生態平衡的兼具,以多元人道方式解決人多元與動物的衝突。

臺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提到,許多縣市的環保單位依然會以病蟲害防治的經費採購滅鼠藥,提供給里長,廣發給民衆免費索取,民衆以「免費不拿白不拿」的心態囤積及廣放毒餌,造成犬貓及老鷹等被毒害事件頻傳,甚至引發人類中毒案例。根據研究,有60%的猛禽肝臟檢體中驗出毒鼠藥,石虎與獼猴的死亡案例也多次被證實與毒鼠藥相關,顯示這類毒素已進入食物鏈並威脅野生動物族羣。地方政府應停止用公費發送滅鼠藥採購標案,擴大防鼠宣導,推動人道與環境友善的防治方法,真正實現與生態共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