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訪巴黎大皇宮 華麗轉身當代展演場館 向臺灣的科技藝術招手
巴黎奧運期間令人眼睛一亮的法國大皇宮,原是法國爲1900年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展覽館,近年進行大規模的整修與改造,打造開放、跨領域的當代展演場域。記者陳宛茜/攝影
巴黎奧運期間令人眼睛一亮的法國大皇宮(Grand Palais),原是法國爲1900年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展覽館,近年進行大規模的整修與改造,打造開放、跨領域的當代展演場域。
文化部長李遠9日拜訪大皇宮並與大皇宮主席傅希耶會面,傅希耶透露,轉型後的大皇宮希望做更多的嘗試與合作,臺灣在科技藝術領域的能量,對法國來說,將會是一個重要的合作對象,期待未來能展開許多新的合作。
李遠表示,大皇宮正在思考與準備未來的經營策略,所選擇的方向 之一就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大皇宮主席傅希耶親自帶他參觀了幾個展覽,讓他深受啓發。其中一區是兒童專區,按年齡劃分展覽玩具。但這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很幼稚的兒童展,而是有一個主題叫「透明」,讓孩子們從小到大去思考什麼東西是透明的。
大皇宮也在龐畢度中心的協助下,目前正展出法國前衛藝術雕塑家妮基與伴侶尚丁格利的作品。李遠表示,此展的許多展品是機械裝置,讓他想到剛開放部分展區的臺灣國家鐵道博物館,也可以變成美術館的一部分,「鐵道博物館不一定只是給鐵道迷看」。
李遠表示,傅希耶希望大皇宮可以跟臺灣合作,他認爲臺灣在某些領域走得很前面,也能補足法國所缺乏的部分。兩人談到未來計劃,傅希耶表示11月會有一位熟悉臺灣的策展人來訪。李遠也期待能與法國和大皇宮合作,讓大家看見臺灣成熟發展的科技藝術。
大皇宮在龐畢度中心的協助下,目前正展出法國前衛藝術雕塑家妮基與伴侶尚丁格利的作品。記者陳宛茜/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