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9月19日開議 審計長人事列首務
立法院下會期預計於9月19日開議。圖爲上會期8月29日結束時,行政院長卓榮泰(中左)前往立法院致意,立法院長韓國瑜(中右)步下主席臺迎接。(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第11屆第3會期剛結束,由於審計長人事同意權案有急迫性,下會期預計於9月19日開議,避免10月審計長懸缺。對於藍營而言,下會期除監督115年度總預算外,另有增設第三位副市長的「地方制度法」、軍公教年改、公投並大選待修法,皆有望列爲下會期優先法案。
據瞭解,現任審計長陳瑞敏任期將於10月1日屆滿,賴清德總統於8月提名陳續任,不過當時正值大罷免,立院有多項法案、議題攻防,皆未處理。因此下會期首要處理事項就是審計長人事案審查,爲配合時程,朝野初步達成共識,於9月19日開議,由於陳瑞敏本身無爭議,若能順利開議,應該成功續任。
至於藍營優先法案部分,新任黨團書記長羅智強已表態,全力支持「公投並大選」,年改部分則要還給文官尊嚴、公道,也會列爲優先法案,至於其他法案則要視推動時程而定。
而新會期也與2026九合一大選備戰時間重疊,因此藍營也將力推「地方制度法」修法,明定直轄縣市首長皆設3位副市長,即便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參選新北市長,其懸缺的副市長職位也不會再因人口數而遭到刪減,因此這項修法被稱爲「李四川條款」。預計下會期力推三讀。
下會期也是預算審查會期,由於去年總預算審查,國民黨採取統刪加「案海策略」,卻被民進黨抓到機會大肆操作,因此國民黨團在29日黨團大會時拍板,審查115年總預算案時,將不再祭出統刪手段,迴歸各委員會監督,由各委員會自行討論、把關,以提升預算提案品質,避免再遭綠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