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德肝癌急轉直下遽逝 醫師籲早期發現才能積極治療

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早肝癌病逝,醫師呼籲肝病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聯合報資料照

嘉義市議員李奕德父親李漢仁今證實兒子病逝,肝癌發現爲時已晚,癌細胞轉移至血管,無法開刀換肝,採取雙免疫治療藥物,肝癌指數從8萬降至4萬,肝癌縮小,但肝功能不佳,又併發感染離世。醫師呼籲肝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選擇療法較多,康復機率也較高。

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周宜羣說,臺灣有4種常見肝病,B、C型肝炎可抽血發現,酒精性肝炎若有喝酒習慣需定期就醫追蹤,脂肪性肝病包括肥胖、三高疾病,常喝含糖飲料都有可能發生,目前是全球嚴重公衛問題,其他像自體免疫、黃麴毒素等肝病較少見。

周宜羣說,B、C型肝炎可透過藥物治療,酒精性肝炎需要戒酒,脂肪肝則要限制攝取糖分及油脂,若在發炎階段還沒肝硬化,戒酒、減糖、減油、減重等都有機會恢復,若已經嚴重肝硬化,每3至6個月要定期抽血、超音波檢查,每年約有3至5%病人會轉爲肝癌。

周宜羣說,肝癌早期發現可以局部電燒、開刀切除肝腫瘤,若再進一步則是換肝,這些都是治癒性療法;若肝癌進入後期,肝腫瘤尺寸太大、太多顆或轉移至血管,就只能採取緩解性療法,包括栓塞、電療,以及全身性免疫治療或標靶藥物,呼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