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作者| 高凌朗

編輯| 侯旭

近日,百度旗下的無人出租車“蘿蔔快跑”引發了廣泛關注,多條熱搜閱讀量已超過5000萬。

其系列話題引發了關於無人駕駛是否會取代傳統網約車、出租車司機的討論,尤其是考慮到蘿蔔快跑的訂單量和價格策略。

數據來自武漢消費者曬單,根據時段、位置、天氣等因素可能有所變動

儘管蘿蔔快跑收費標準高於大部分網約車平臺,但就目前網友曬單來看,通過活動抵扣與優惠券抵扣,實際折扣高達90%。

5月中旬,李彥宏在財報電話會上披露,截至4月19日,蘿蔔快跑累計服務單量超600萬次;一季度,武漢全無人駕駛訂單比例已超55%,並在4月份繼續上升至70%,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將快速上升至100%。

百度股價也隨之一路高漲。至截稿時,百度港股股價較7月9日收盤上漲15.3%,總市值達到2602億元人民幣。

雖然蘿蔔快跑似乎威脅到網約車、出租車行業生存空間,但考慮到武漢的Robotaxi服務目前還處於試運營階段,現在就對其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下定論,可能還爲時尚早。

我們認爲,與其擔憂蘿蔔快跑改變運營車輛市場格局,蘿蔔快跑更像是百度入局智能車領域更好的金字招牌。

事實上,自2013年起,百度就開始佈局人工智能,並在2014年建立了IDL實驗室,而我們如今熟悉的L0至L5駕駛自動化等級標準SAE J3016也在同年發佈,可以說百度在自動駕駛的探索走在了行業前列。

要知道,在當年的互聯網語境中,移動互聯產品纔是各家公司競相追逐的主流方向,如今看來百度倒是有了些“長期主義”的意味。

多年研發後,百度於2017年推出Apollo計劃,憑藉AI與無人駕駛概念,其次年市值飆升破990億美元。

只不過,隨着AI產業發展爲科技行業的共識,百度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大力投入卻未能及時轉化爲商業成功。L4級無人駕駛遲遲未落地,商業化前景更爲渺茫,這引發了市場對百度前景的重新考量,市值兩年跳水70%。

歷經十年,百度才交出這份關於AI與自動駕駛的答卷。蘿蔔快跑是基於百度Apollo推出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武漢、重慶等11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

今年5月,百度公佈相關數據:截至2024 年一季度,蘿蔔快跑累計服務超600 萬次,並實現了7x24小時全天候運營。武漢全無人駕駛(無車載安全員)訂單比例已超55%,並在4月份繼續上升至70%,預計未來與幾個季度將快速上升至100%。

目前來看,蘿蔔快跑出圈標誌着百度已經成功打造了一套完整的Apollo自動駕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這將大大提升百度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話語權。

當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進入智能化階段。對於科技企業而言,除了像小米那樣直接參與汽車製造,向傳統汽車製造商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也是一種高效的合作方式。

顯然,百度的智能化汽車解決方案在短期內展現出的能力,遠超過其運營無人出租車公司的正面影響。畢竟,在衆多宣稱擁有無人駕駛技術的科技企業中,真正將技術投入實際道路運營的並不多,百度的蘿蔔快跑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網友們最關心的還是蘿蔔快跑這樣的Robotaxi是否會顛覆本就過度飽和的網約車、出租車市場,而首當其衝的就是滴滴公司。

2023年,滴滴實現總營收1924億元人民幣,但淨利潤只有5億元人民幣。而滴滴近期發佈的2024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該季度總營收達到了491億元人民幣,淨虧損卻達到13.5億元人民幣。更別提過去5年,滴滴共虧損了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蘿蔔快跑帶來的壓力與思考有兩方面。

第一,網約車平臺如滴滴和其他出行服務公司面臨巨大的經營成本,這其中包括7至8成的營業收入需要支付司機報酬。且出行市場競爭激烈,需要維持龐大的運力系統。

第二,傳統網約車的調度方式、平臺的算法優化以及研發投入,都是建立在司機這一核心要素之上的。然而,Robotaxi服務卻旨在顛覆這一傳統,即司機本身。

一旦Robotaxi在服務、效率、性價比等多方面全面超越傳統網約車,那麼,不僅僅是蘿蔔快跑,任何一傢俱備實力的無人駕駛企業都有能力徹底改變網約車市場的格局。

另外,從無人駕駛方案來看,目前蘿蔔快跑還沒有“跑多遠”。它採用的技術和解決方案與特斯拉不同,似乎是爲了在未來無人駕駛市場的競爭中提前佔據一席之地。

特斯拉採用的是端到端的技術路徑,通過車輛自身的傳感器自身“判斷”油門、方向等車輛控制。而蘿蔔快跑則是靠大模型+硬件產品+安全架構的解決方案,除了需要結合多種算法,還需要雲端安全員提供支持。

具體來說,蘿蔔快跑採用的是一種基於規則的系統,這可能導致在面對複雜或不連續的交通事件時,系統的反應不夠快速或靈活。最終體現出的,就是網友所吐槽的“添堵”、“罷工”、“笨蘿蔔”。

無論是特斯拉還是百度,自動駕駛方案都依賴於大量的數據積累。這種數據積累對於訓練強大的模型至關重要,而在實際落地運營並積累數據方面,百度目前更具優勢。

然而,業內外人士普遍更看好特斯拉的端到端技術,相信它能自主優化駕駛策略並適應各地習慣。而蘿蔔快跑的規則化系統可能在未來落後於特斯拉。‍

何小鵬在7月11日發微博表示,Robotaxi的能力,法規、商業閉環都還沒有到,很快能打平是因爲很多賬沒有算,但兩年後會開始進入轉折點。 另外,按照何小鵬的說法,端到端技術纔是無人駕駛的主流。

顯然,Robotaxi的發展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達到一個轉折點,屆時將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其對網約車市場的影響。

而在蘿蔔快跑項目全面“跑起來”之前,百度似乎需要向消費者、投資者和行業從業者提供更多的解釋。

關注備用號,防止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