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如何理解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

(原標題:【理響中國】如何理解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

我們黨最講認真,向來言必行、行必果,有諾必踐、有信必守。這是我們黨的威信所繫,也是我們黨贏得民心、凝聚力量的關鍵所在。

曾幾何時,“幾十個文件管不住一張嘴”等不良現象,嚴重損害了黨的威信。新時代,黨是不是認真辦事、能不能辦成事,防範“四風”的制度能不能建立起來?建立起來後能不能管得住,有沒有可能變成“稻草人”,或者只是“一陣風”?黨員幹部羣衆中不乏這樣的擔心和疑慮。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前後,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個又一個重要場合,不斷迴應着大家的關切。2012年12月,在審議中央八項規定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總書記明確指出,不加“試行”這兩字,“就是要表明一個堅決的態度,表明這個規定是剛性的”,強調“我們說了不是白說,說了就必須做到,把文件上寫的內容一一落到實處”。2013年1月,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總書記再次亮明態度:“各級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中央政治局同志從我本人做起。”同年9月,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總書記進一步強調,抓中央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看起來是小事,但體現的是一種精神,“中央八項規定都抓不好、堅持不下去,還搞什麼十八項規定、二十八項規定?”2014年3月,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更是鄭重承諾:“首先要把這一步繼續抓好,起‘徙木立信’的作用”,“大家一定要相信,中央絕對會一年一年抓下去。”

黨中央不僅有“立”的決心,更有“行”的果敢。八項規定出臺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範、以身作則,中央政治局同志身體力行、以上率下,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以一錘接着一錘敲的堅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緊盯,一個毛病一個毛病糾治。從抓月餅、賀年卡、明信片等小事小節,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會所裡的歪風”,再到整治“文山會海”、“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整治痼疾、掃除積弊,最終讓激濁揚清的作風之變盪滌大江南北,以實際行動兌現了對人民羣衆的莊嚴承諾。

八項規定甫發佈時,曾有網民在《人民日報》上發出如此期待,“八項規定內容實在,希望能像戰爭年代的‘八項注意’一樣深入官心並切實執行”。事實正是如此。“十年磨一劍”,八項規定真抓實做、徙木立信,以作風之變譜寫了黨的建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