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在等待下一個爆點

“三板斧”掄完後,即便是造車新勢力當中過得最好的理想汽車,也不得不面對骨感的現實。

5月29日下午,理想汽車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隨後開盤的美股,理想汽車(LI)上漲2.11%,報收28.49美元/股;30日理想汽車-W(02015)港股跳空高開,漲幅一度逼近8%,隨後開始小幅震盪,最終收漲3.79%,報收於112.3港元/股。

「理想汽車港股股價K線圖」

這家中國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交出的一季度業績答卷,似乎收穫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但不容迴避的是,理想汽車的成長性也在遭受巨大挑戰。

財報顯示,理想汽車一季度實現營收259.27億元,同比小幅增長1.14%,繼續穩坐新勢力車企營收榜首之餘,還將廣汽集團這樣的汽車“國家隊”成員甩在身後。其車輛銷售收入達到246.79億元,同比增長1.8%。

這主要得益於一季度理想汽車完成交付9.29萬輛,同比增長15.5%,且單車均價超過26.5萬元。

不過,相比去年一季度,如今理想汽車的銷售主力變爲價格相對較低的理想L6,這也導致單車均價同比下降超3萬元,很大程度上抵消掉銷量增長。

「來源:理想汽車2025年一季報」

雖然同比保持微增長,可相較理想汽車去年四季度442.74億元的營收規模,今年一季度環比大幅下滑41.44%,這比其他主要造車新勢力表現顯得低迷。

對此,理想汽車表示這主要受到與中國春節假期相關的季節性因素影響,導致車輛交付量減少。可不容迴避的是,理想汽車在混動SUV市場,正遭受競爭對手的全面圍堵。

對比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的交付數據,不難發現,一季度理想汽車新車交付環比下降41.48%,與營收降幅基本一致。

今年一季度恰好是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的新舊產品切換期,加之去年年末衝量,一季度的銷量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理想汽車一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其管理層表示,“理想煥新版車型上新後,每週銷量均超過一萬輛,5月截至目前在20萬元以上市場市佔率達到14.7%,理想有信心煥新版車型很快會回到月銷量5萬輛水平;MEGA Home預計7月能到2500~3000輛。”

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理想純電SUV的上市籌備工作進展順利,其中理想i8將於今年7月正式發佈,理想i6將於9月發佈。

的確,理想汽車太需要一個新的爆點,它也在在等待下一個爆點。

雖然理想i系列產品的上市節奏與之前的市場預期一致,但這同時也意味着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依然要靠着增程“打天下”。

隨着競爭對手不斷髮力推出新品,純電i系列在下半年能爲理想汽車做出多大貢獻仍未可知。

這也難怪一週前,理想汽車內部決定將年初設定的70萬輛銷量目標下調至64萬輛。

即便如此,今年餘下時間,理想汽車仍須月均交付超過6.4萬輛才能達成目標,壓力不小。

好消息是,北京正在放鬆汽車限購,增加新能源(純電)汽車指標,對根據地在北京的理想汽車無疑是一個利好。

與營收情況相類似,一季度理想汽車歸母淨利潤6.5億元,同比增長9.75%,環比下滑81.55%。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連續10個季度保持盈利;但調整後歸母淨利潤爲10.2億元,同比下降20.5%,略低於市場預期。

理想汽車一季度毛利53.18億元,毛利率20.5%,與去年一季度基本持平。

車輛毛利率爲19.8%,同比微增0.5個百分點,但仍低於李想曾強調的20%毛利率“健康線”,更無法與小米汽車業務高達23.2%的毛利率相提並論。

不過在“蔚小理零”之中,理想汽車的盈利能力仍具有顯著優勢。

零跑汽車依靠在10萬-20萬元的大衆市場穩固立足,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單季度盈利轉正,但全年盈利基礎尚不穩固,今年一季度淨虧損1.3億元。

小鵬汽車憑藉MONA M03和P7+兩款平價車型的“降維打擊”,2025年一季度累計交付超9.1萬輛,同比激增268.88%。得益於此,今年一季度虧損大幅收窄51.45%至6.64億元,算是看到盈利的希望。

相比零跑、小鵬的業績同比大幅增長,理想汽車的表現多少留給人後勁不足的印象。

尤其是騰勢、長城WEY、東風嵐圖、深藍、極氪、領克、廣汽昊鉑、華爲問界、小米等傳統大廠和科技公司的新勢力品牌,都在新能源SUV市場持續發力,配齊“冰箱、彩電、大沙發”後,這些對手將讓理想汽車產品和業績,承受更大壓力。

當然,理想汽車利潤承壓的背後,也是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殘酷“價格戰”的真實寫照。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統計,2024年新能源車新車降價車型的平均降價力度爲1.8萬元,降價幅度達9.2%;全年汽車行業利潤爲4623億元,同比下滑8%,利潤率僅4.3%,明顯低於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6%的平均水平。

理想汽車顯然也無法逃脫價格戰的襲擾,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曾宣稱“絕不降價”的理想也不得不向市場低頭。

從2024年4月L系列全系降價1.8萬-3萬元,到2025年2月再次推出“至高立省3.8萬元”的促銷政策。

競爭對手步步緊逼,理想汽車不得不加大研發和營銷投入維持競爭力,進一步推高運營成本。

2024年,理想汽車全年研發投入更是高達120億元,佔營收比例達15%。今年一季度,研發費用雖較去年同期減少5.35億元,但仍達到25億元,環比增加4.4%。

「來源:理想汽車2025年一季報」

財報中,理想汽車也在強調,研發費用同比減少是因爲僱員薪酬減少以及新車型項目的節奏影響,研發費用較2024年第四季度保持相對穩定。把錢花在刀刃上,一直也是李想的風格。

《汽車K線》認爲,雖然增速放緩的信號值得警惕,但是理想汽車面臨的挑戰更在於如何平衡短期盈利與長期投入打造品牌、技術、產品維度的護城河。

一方面是價格戰持續壓縮利潤空間;另一方面則是向純電轉型的鉅額投入,短期內難以分攤成本。

理想MEGA的失利就已經爲理想汽車敲響警鐘。去年MEGA的批發銷量僅1.08萬輛,投入產出比顯然不達預期。

截至一季度末,理想汽車的充電網絡建設已達2350座,覆蓋超過70%的國家級高速主線。理想計劃在理想i8發佈時達成2500座超充站里程碑。

理想汽車在全力推進戰略轉型的同時,也要避免重蹈覆轍。

對二季度業績,理想汽車做出了謹慎樂觀的預期。

財報中提到,預計二季度理想汽車交付量爲12.3萬至12.8萬輛,同比增長13.3%至17.9%;營收預期爲325億至338億元,同比增長2.5%至6.7%。

「來源:理想汽車2025年一季報」

交銀國際在最新研報中提示,理想汽車二季度不論毛利率還是單車平均價格壓力較大,主要是由於二季度理想正值新老車型交替和加大去庫存時期,測算單車平均價格環比再下滑1.3萬元,對理想汽車維持“中性”評級。

國金證券則維持“買入”評級,認爲理想純電車在2026年放量,但年內存在純電超預期的可能性,屆時若增程車並未受到華爲等廠商產品的干擾,則理想的利潤仍有較大成長性。但不受干擾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

在這場新能源淘汰賽中,手握1107億元現金儲備的理想汽車,爲其持續發展和轉型備足彈藥。今年7月發佈的理想i8,或成爲理想汽車未來業績走勢的轉折點。

連續10個季度盈利背後,是增長乏力的嚴峻現實。在“理小零”三足鼎立的造車新勢力新格局下,理想需要證明自己既能守住高端基本盤,又能打開純電市場增量,挑戰艱鉅。

可是從企業領導人來看,李想的理想,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