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交付目標50萬,半年研發投入60億,向智駕頭部進發

8月28日,理想發佈了24年二季度財報。

透過財報,我們可以看到理想在今年上半年整體表現如何。

開頭先定個調:理想現在的狀態我很喜歡,鋒芒內斂,埋頭苦幹。

01賣車,賣車,還是賣車

2024年一季度理想賣了80400臺車,二季度108581臺車,累計188981臺車。

毫無疑問,依然是新勢力交付量第一。

在國內20萬元及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理想今年上半年的累計市佔率達到14.1%,位居中國汽車品牌首位。

產品層面,目前理想產品矩陣是這樣的:

純電:MEGA

增程:L6、L7、L8、L9

雖然今年再無新純電車型,但是銷量表現依然很能打。

二季度車輛毛利18.7%,毛利率19.5%,一季度車輛毛利19.3%,毛利率20.5%。

董事長李想表示:「隨着理想 L6 生產趨穩,加上我們各項降本增效措施全面發揮作用,利潤率水平和現金流有望在下半年得到提升。」

雖然二季度理想銷量還不錯,但在理想自己看來「二季度是最艱難的季度」。

索性,理想已經挺過來了。

接下來的三四季度理想會開始新的小步快跑。

對於三季度,理想預計,總的交付量在 145000 至 155000 輛,總收入會在394億元(54億美元)至422億元(58億美元)。

今年7月理想交了51000臺車,也即是說,接下來月均交付量差不多在5萬臺上下。

再進一步說,周交付量仍將保持破萬的節奏,所以周榜還會繼續。

理想也更新了自己的年交付目標:今年將向着50萬年交付目標去衝擊(去年這個數字是37.6萬輛)。

02加大智能化投入

理想今年在研發上投入也令人矚目,一季度研發費用30億元,二季度也是30億,兩個季度60億,3天一個億,確實大手筆。

當然投入也見了成果。

成果方面,3月推送OTA 5.1,帶來41項新增功能和27項體驗優化,包括新增中控屏全屏模式、全視角行車記錄儀、升級AEB對更多靜止障礙物的精準識別能力、增強高速NOA的貨車避讓能力等。

5月,推送OTA5.2,帶來19項新增功能和23項體驗優化,包括針對理想AD Pro 3.0的高速NOA千公里級別零接管、城市LCC繞行及選道、支持超300類複雜車位智能泊車等能力的升級和針對理想AD Max 3.0的8類高頻高危場景的主動安全能力升級等。

7月,推送OTA 6.0和6.1更新,在智能駕駛方面,全國範圍內都可用的無圖NOA已經向超過24萬理想AD Max車主推送,理想AD Pro的城市LCC和AEB能力亦顯著提升。

當然,智駕上進步也反過來促進了訂單的增長。

「自5月無圖NOA開啓體驗以來,門店NOA試駕佔比實現翻倍增長。OTA6.0推送以後,城市NOA的日活翻了近8倍,車均城市NOA里程翻了近三倍。截至目前,理想汽車智能駕駛的用戶使用滲透率超過了99%,全場景NOA累計里程已經突破了11.1億公里。」

「各個車型的AD Max訂單佔比都在提升,特別是在30萬以上的車型, AD Max的訂單佔比已經接近了70%。」

7月初,理想舉辦智駕夏季發佈會,發佈基於端到端(E2E)和視覺語言模型(VLM)的全新自動駕駛技術架構,並於7月底開啓早鳥測試(推送規模千人)。

目前,早鳥測試正以每週34個版本的速度進行迭代,不到一個月時間已經迭代9個版本,平均3-4年就會更新一次模型,平均用戶日活超過了70%。

「我們認爲端到端加上VLM,從這兒開始的話,智駕研發門檻開始建立,因爲從這一代開始的話,纔是真正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做智駕,而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數據和算力,那會讓具備高階智駕車輛保有量以及充足研發投入的企業,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優勢越來越大,並且會實實在在的促進銷量的一個提升,而銷量提升又會帶來保有量和研發投入的一個提升,這是一個不斷正向的滾雪球的過程。」

再放一個李想此前立的flag:「我們認爲最早在今年年底,最晚在明年的上半年,真正的L3(有監督的自動駕駛),就可以批量向用戶交付。」

智艙上理想已經早早處在頭部水平,智駕處於第一梯隊水平,現在正在瘋狂追加智駕投入,向頭部進發。

截止到6月底,理想現金儲備還有973億元,真正的彈藥充足。

03加速銷服網絡佈局

銷售服務網絡方面,2024年理想不斷深化中國各線城市零售佈局。

今年1月開始,首批旗艦級零售中心正式落地,將門店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同時通過升級現有商場店以及將表現欠佳的商場店替換爲中心店的方式,推動總展位數量和平均單店展車能力的提升,從而更好地支撐銷量的持續增長。

目前理想中心店的佔比已經提升至31%,門店展位數量環比提升超過13%。

直營及服務網絡已覆蓋中國全部的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以及九成的三線城市。

截至 2024 年 7 月 31 日,理想在全國146 個城市擁有 487 家零售中心,在 220 個城市運營 411 家售後維修中心及理想汽車授權鈑噴中心。

這個布點速度真的非常快,下半年理想會繼續擴大足跡。按照此前規劃,預計在2024年底,理想要實現三線城市100%全覆蓋,四線城市超過70%的覆蓋率。

超充網絡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理想在全國已有614座理想超充站投入使用,配備2726個充電樁。

還記得理想立的flag麼?今年底在全國高速和城市開放超過1萬根超充樁,建成2000座以上超充站。

所以接下來布樁速度還會加速。

哦對了,純電SUV車型的的發佈時間也有了着落:2025年上半年。

總裁、總工程師馬東輝表示:「我們在明年會推出多款800伏高壓的純電動車型,目前的話研發方面的話整體的進度正常,目前的話已經完成多次小批量的樣車試製生產,然後也根據標定和試驗的驗證計劃,完成了像高溫高溼疲勞耐久相關的測試和性能的摸底。

然後在產業鏈的產能準備方面的話,整體進度也是正常的,純電車型的產能規劃能夠滿足銷量的一個需求。我們生產整車的廠房目前已經建設完畢,然後四大工藝的產線目前也在安裝調試當中。另外我們純電車型會搭載自研自制的核心零部件,這些零部件也正在進行性能的話測試當中,我們外部的供應商合作伙伴產能規劃和開發進度,也都是按照計劃順利的話進行,我們有信心能夠確保純電車型按計劃進行交付。」

對於純電車型,李想也給出了自己的預期:「我們對純電suv的競爭力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兩年左右的時間能夠進入到高端純電產品的第一梯隊。」

04寫在最後

現在,理想在國內20萬元及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佔有率在不斷提升,一季度是13.5%,二季度14.4%。

理想的目標是到今年四季度,把市佔率提升到16%。

如果大家還記得,三年前(2021年2月22日),李想曾發了一封內部信,在信中他這樣寫道:

預計中國 2025 年將會銷售超過 800 萬輛智能電動車,獲取 20% 以上的市場份額是成爲中國頭部企業的必要條件。

我們只有在 2025 年拿到中國智能電動車 20% 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爲公認的頭部企業。

彼時,2020年全年理想交付量也只有3.26萬,彼時看着李想定下的目標覺得遙不可及,不太可能實現。

如今再回過頭來看那封內部信,再看看現在理想的表現,不得不佩服李想對全局的認知把控以及讓企業目標執行落地動作不變形的能力。

今年年底16%,明年加上純電M6789(可能是),理想會正式向「中國智能電動車 20% 以上的市場份額」發起衝擊,成爲公認的頭部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