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後,老人要多吃這5種蔬菜,清熱去火,身體好

不知不覺立夏已經來了,天兒是真的燥,晚上開着窗還吹不掉這股撲面而來的熱氣。我媽特別有意思,就是從這會兒開始,每逢買菜都盯着新鮮應季那一籃,嘴上還嘟囔着:“這菜涼快,爸吃着不上火!”我一開始還納悶,什麼菜上火下火的,有差別嗎?但日子久了,跟着家裡老人一起吃飯,還真發現,吃對蔬菜,特別是立夏之後,整個精神狀態都不一樣。

就今天,咱們就嘮嘮那些適合老人、沒啥花頭還省心的時令蔬菜。都說“民以食爲天”,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吃好了,比啥都強。

綠豆芽:便宜實惠的“降火小能手”

逛菜市場,你一定看到過綠豆芽攤,滿筐的新鮮亮亮的芽菜,價錢甚至一兩塊錢就能買一大捆。你別說,這玩意兒雖然“寒磣”,但在老一輩中口碑特別好。綠豆芽性涼,咱們南方人最愛它敗火清熱,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小時候我爸晚上胃堵得慌,老媽一炒豆芽,清爽下飯,第二天就精神了不少。現在家裡依舊是餐桌常客,尤其立夏之後。再說成本,種顆綠豆自己水養都能冒出嫩芽,比外面買的更放心。我通常會選芽短根白、不發黏的那種,看着水嫩有活力,入口才脆!有段時間貪便宜買了袋裝送的小芽菜,喝起來總覺得有股“生味”,還是傳統市場的豆芽纔夠味。想節約點,真的可以自己養,敞亮健康。

苦瓜:愛它的都是真心粉

有人說苦瓜難吃,但你要問我,夏天苦瓜配蒜蓉一炒,或者來點苦瓜拌豆豉,那種又清又微苦的味兒,吃起來就是透心涼。老人家都說,苦瓜是苦口良藥,性寒能清暑祛火,降火效果一流,尤其適合容易起痘、口舌生瘡的體質。說起選購,這瓜得選“身材飽滿、色澤翠綠、沒有皺皮”的,太老了口感又苦又澀,嫩的最解暑。現在苦瓜價格真是隨季節浮動,旺季一兩塊一斤,碰到天干旱的年頭尋思貴到十塊一斤都有。有條件就趕早去市場買,剛下貨的最好,別去超市買切包好的,常常乾癟沒水分。至於品牌,買蔬菜市場的多半差不多,不分誰家。

絲瓜:小時候“媽媽認證蔬菜”

絲瓜是記憶裡夏天的固定搭配。小時候媽媽最愛煮絲瓜蛋湯,說是吃好了皮膚都要嫩一點。絲瓜多數水分很足,上鍋一煮就出湯,在老人家裡算得上養生小能手,既清熱解暑還養顏。絲瓜炒着吃、做湯或燉豆腐塊都很香,油膩火辣的時候來一道,胃裡舒服不少。我覺得絲瓜這個菜也算“誠實”,價格波動沒有那麼大,大多在兩塊多一斤,貴的時候四五塊,也還承受得住。挑絲瓜最好要看“刺短瓜直、顏色有點翠綠”的,手感沉、有彈性的才嫩;超市預切的絲瓜七八塊一份,真的不如市場整根買更划算。

冬瓜:熬湯煮菜兩相宜

冬瓜在立夏後也迎來了它的高光。熬湯或者蒸着吃,一股淡淡清甜,湯汁多又不膩。冬瓜性寒,老一輩覺得它能利尿祛溼,夏天老人浮腫、胃脹或怕熱的常吃一點,身體更舒服。冬瓜其實一年四季都有,夏天新鮮的會便宜不少,而且儲存期長,不怕一下買多了浪費。切開看到肉質細膩,皮薄無傷、瓤少的爲佳。冬瓜肉便宜,幾塊錢一大塊,怎麼做都不吃虧。有次超市打折買了一大塊冬瓜,結果發現有一面有點黃,這就不OK啦,買的時候一定切面新鮮。

莧菜:夏天不可錯過的小紅菜

有一年我陪我奶奶去菜市場,特地拉着我買莧菜。她說,夏天不上火,還補血,是老人補氣血的好東西。莧菜分紅綠兩種,紅莧菜最常見,炒出來湯汁有點粉,清熱、潤腸通便又“補點鐵”,難怪老年人愛。莧菜以前是地頭經常見的野菜,現在變成了“精品小青菜”,偶爾還能看到農夫手推一筐新摘的莧菜,真是新鮮。莧菜挑嫩葉、根短、顏色鮮亮、沒蔫的,品質就沒差。價格其實不算貴,一塊多兩塊一把,像超市打包菜會貴個三五倍,實際味道不咋地。自家附近集市買又便宜又新鮮,關鍵還能跟攤主砍砍價,多拿幾根蔥都行。

很多朋友私信問,老人腸胃虛弱,怎麼搭配蔬菜好吃又不上火?我的建議是,五種蔬菜可以搭着搭着變着花樣整,比如冬瓜和莧菜可以煮湯,絲瓜和綠豆芽炒菜,一點點苦瓜用來清口,回味無窮。實在不愛苦味菜的,還能讓綠豆芽和胡蘿蔔、小青椒炒在一起,既養眼又開胃。夏天別怕買多,因爲蔬菜新鮮更脆,做完就吃完,剩菜切忌隔夜,否則營養流失不說,還容易滋生細菌。

說到底,老人家的飲食真不能馬虎,講究的是清淡、新鮮,不圖什麼高級料理,吃得舒坦、腸胃沒負擔,全家都高興。買菜選新不選貴,有條件多換幾家市場轉轉,家門口說不定就有“寶藏攤主”。遇到問題別慌,和家裡的長輩多多交流,說不定他們的“土法經驗”比你在網上搜還靠譜!

這幾年我家的經驗就是,立夏之後多留心應季蔬菜,貴便宜都彆強求,圖個新鮮健康,飯桌豐富一點,老人開心,自己也能吃得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