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踏勘濁水溪為杜絕「沙」害找解方 決定調整揚塵警報發布標準

立委劉建國會同立院衛環委員會踏勘濁水溪,針對沙害治理共提解方,並做出幾項調整治理作法,以強化治沙量能。記者蔡維斌/攝影

連日東北季風及颱風共伴效應,濁水溪南岸的雲林鄉鎮陷入漫天飛沙,水利署統計今年揚塵日達9天,其中6天發生在10月20日之後,懸浮微粒高達596微克高過191微克警戒值。立委劉建國今天會同立院衛環委員會現勘並聽取地方意見也當場提出治沙工法調整、降低風速預警等解方,以提高治沙量能。

進入東北季風期,儘管10年來行政院以「經費無上限」治理濁水溪揚塵,曾讓揚塵事件從過去50幾日降至2022年的2日,宏收成效,不過經過最近凱米、丹娜絲等颱風暴雨接連襲擊,造成濁水溪裸露面積再擴大,所帶來的揚塵沙害也嚴重。

濁水溪狂沙再起,侵害下游沿岸鄉鎮,立委劉建國今天會同水利署長林元鵬、環境部次長 謝燕儒、農業部林保副署長廖一光、議員蔡孟真、蔡永富等立院衛環委員會抵濁水溪出海口會勘,聽取第四河川副分署長張朝恭簡報。

麥寮雷村長林秋城及鄉代吳明宜等多位村民也肯定多年來治沙成效,他們說,和過去相比風沙明顯降低,但他們發現稻草防沙工法難抵洪泛,河牀或支流不配合疏濬,治沙成效難保永續。

張朝恭指出,中央於2017年起跨部會分3期預計到明年將投入近30億元治沙,包含水覆蓋、綠覆蓋等,尤其在幾次颱風過後,出現400公頃裸露地,使揚塵日升高爲9日,比往年平均比較增加約4天,河川分署投入更多資源搶修補植,預定下月15日完成。水利署長林元鵬認爲,揚塵升高爲9日不盡理想,未來短期會加強灑水及覆蓋工作,但中長期疏濬才最重要,期待各方合作能把揚塵控制在5日以內。

劉建國則認爲除了工法調整,揚塵預警是否也搭配調整,謝燕儒表示,目前警報發佈標準是風速每秒8公尺,經檢討後爲讓各水利及地方等相關單位有更充裕時間因應做好準備,將再把預警風速降低爲每秒7公尺,讓警報發佈更嚴格。

劉建國說,爲降低季風期沙害,希望會勘後彙整各部會意見,在一個月內提出對策,以降低揚塵影響居民。

立委劉建國會同立院衛環委員會踏勘濁水溪,針對沙害治理共提解方,並做出幾項調整治理作法,以強化治沙量能。記者蔡維斌/攝影

立委劉建國會同立院衛環委員會踏勘濁水溪,針對沙害治理共提解方,並做出幾項調整治理作法,以強化治沙量能。記者蔡維斌/攝影

立委劉建國會同立院衛環委員會踏勘濁水溪,並聽取地方意見,針對沙害治理共提解方。記者蔡維斌/攝影

季風加上幾次颱風肆虐,濁水溪揚塵再現,揚塵事件又升高爲9日,河牀依舊灰濛濛,立委劉建國會同衛環委員會再提解方。記者蔡維斌/攝影

立委劉建國會同立院衛環委員會踏勘濁水溪,並聽取地方意見,針對沙害治理共提解方。記者蔡維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