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控幫中國貼牌洗產地 聯合再生4點駁斥保留法律行動
太陽能大廠聯合再生遭立委質疑幫「中國貼牌」、「洗產地」,該公司25日發出4點聲明,揚言對不實指控,保留法律行動權利。(聯合再生提供)
太陽能大廠聯合再生今(25日)再遭立委黃國昌質疑幫「中國貼牌」、「洗產地」,聯合再生髮出4點澄清,強調部分電池模組非該公司自制,是應客戶要求,過程完全依法進出口貿易。最後揚言對不實指控,保留法律行動權利。
面對美國緊盯中國產品洗產地,黃國昌今在立法院總質詢時再批,國發基金拿納稅人的錢投資聯合再生,花30億元說要扶植本土太陽能產業,結果該廠卻成爲中國太陽能代理商,從越南進口,再貼牌幫賣太陽能電池,是標準洗產地行爲。
聯合再生不滿發出聲明,指公司所有商業交易皆依法合規,從未有任何形式的產地標示造假或不當補助申請,4月17日即已主動對機關國發會說明。公司一向尊重立委職權,但針對再生能源產業進行討論或監督時,應以事實爲依據,對於嚴重損及公司聲譽的不實指控,保留進一步法律行動權利。
聲明共有4點, 一是「完全依法進行進出口貿易」。自2022年6月17日經濟部修正進口規定起,進口非中國製太陽能模組需檢附完整產地證明,確認模組及其電池並非產自中國情況下,允許進口非中國製造的太陽能模組。部分客戶於太陽能案場興建過程中,或有指定非聯合再生製造,使用他廠產品情況下,該公司也依法依配合辦理貿易程序,並無所謂「洗產地」或「中國製品貼MIT」情形。
二是「土耳其與越南交易並未進入臺灣供應鏈」。針對質疑的兩筆交易案,首先土耳其客戶案方面,是由客戶指定中國地區電池片供應商,直接出口至土耳其,聯合再生僅爲品牌維護與通路支援角色,未經臺灣報關或轉運。第二件JA Solar越南制模組案,爲臺灣系統客戶實際需求,由該公司協助採購越南制模組,完全符合政府產地規定,且品牌與型號均登錄於能源署平臺可查。
三是「不實指控已對企業聲譽造成實質傷害」,公司一向尊重民意機關監督職能,但未經查證即公開揭露特定交易資訊情況,已造成商業信譽受損,亦對員工士氣與正常營運產生不良影響。
四、「持續投資臺灣技術研發,落實本土製造與國際佈局」,持續投入研發高防鹽、全黑美學、高防眩光等高附加價值模組,積極拓展海外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