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臺灣」代表處爆危機? 外交部迴應了

立陶宛現任總統瑙塞達日前勝選獲得連任。圖爲瑙塞達(中)與競選團隊成員切蛋糕慶祝勝選。(資料照/美聯社)

外交部歐洲司長黃鈞耀。(蔡宗穎攝)

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2021年揭牌成立,是首個以「臺灣」爲名的代表處。過去立陶宛總統大選時,總統瑙塞達就拋出代表處更名說法;近日準總理帕魯克斯更說,以「臺灣」爲名的代表處是「外交錯誤」。對此,外交部歐洲司長黃鈞耀強調,名稱是雙方政府的共識,是經過審慎協商後的決定。

社會民主黨10月27日在國會選舉勝出,而該黨總理候選人,帕魯克斯(Gintautas Paluckas),也是立陶宛準總理日前指出,立陶宛允許以「臺灣」爲名設立代表處是「重大外交錯誤」,不過他也未明確表達若北京要求,是否要求更名。「讓我們先別做臆測,我們不知道中國會要求什麼。」

外交部今日舉行例行記者會,針對臺灣在立陶宛代表處又出現更名危機,歐洲司長黃鈞耀表示,立陶宛在10月27日順利完成第二輪國會大選,外交部已經表示祝賀,並將密切注意立陶宛新政府組閣,期盼與新正府積極展開合作。

黃鈞耀指出,外交部持續與立陶宛各主要政黨維持友好互動,共同推動臺灣跟立陶宛民主夥伴關係。臺立兩國都是面對威權擴張威脅的前線民主國家,也是共享自由、民主法治價值的重要民主夥伴,從雙方互相設立代表處以來,在半導體、雷射、農業、金融、醫療衛生及援助烏克蘭等各領域密切合作,已經成爲民主國家相互合作的典範。

黃鈞耀強調,我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名稱是雙方政府的共識,是經過審慎協商後的決定,外交部將持續秉持互惠互利原則,與立陶宛等理念相近國家強化民主國家韌性及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