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最短牛市?重磅股票ETF上市

萬衆期待的週六發佈會結束了。

最後關注的一點:“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

總體來看,雖然沒有說出具體的刺激規模多少,但態度上很堅決。

關於這次的政策,市場出現了較大分歧:

滿倉者,認爲超預期;踏空者,認爲不及預期。

週一市場給出了最好的反饋,三大股指繼續上漲,成交額在1.63萬億,場子還是很熱的。

這場來去匆匆的“牛市”,成爲歷史上持續時間最短的,至少目前看,還沒有繼續上攻的跡象。

對於未來,可能有三種走勢:

一是,政策持續加碼,增量資金繼續加碼,開啓第二階段的上漲;

二是,牛市褪去,成交額萎縮,重新跌回3000點以下;

三是,開啓震盪階段,3000-3500點區間震盪。

整體看,第三種可能性比較大。政策落地,是實打實的利好;目前看成交額仍在1.5萬億以上,交易還是很活躍的。

不管怎麼說,這場短牛,如果不是高點衝進去的;大盤從2600點反彈到3200點,是有得賺的。 投資並不是這麼幾天的事,大部分時間比較熬人。

這波短牛有人歡喜,有人愁。

最受益的當屬ETF,短時間內市場出現了8只破千億的股票ETF,其中包括4000+億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2600+億的易方達滬深300ETF。從寬基指數上看,8只裡包括了4只滬深300;創業板、上證50、中證500、科創50各1只。

ETF競爭各家激烈,頭部效應明顯。最近陸續有ETF開始“降費”:

10月14日,博時創業板ETF管理費率由0.50%調降至0.15%,託管費率由0.10%調整爲0.05%;相應聯接基金也調降了費用。

10月9日,華夏基金也宣佈對其旗下的創業板100ETF華夏及其聯接基金實施降費措施。

10月8日,鵬華滬深300ETF管理費年費率由0.50%調低至0.15%,託管費年費率由0.10%調低至0.05%。

自10月8日起,調低國泰滬深300增強策略ETF的管理費率,管理費年費率由1%調低至0.50%。

泰康中證500ETF、廣發中證1000ETF、工銀滬深300ETF、南方滬深300ETF、景順長城創業板50ETF等寬基ETF此前也宣佈降費。

新一輪的價格大戰來襲。

截至2024年10月11日,全市場ETF規模較年初增加了1.52萬億元。其中,股票型ETF規模增加1.39萬億元,新增94只股票型ETF,貢獻了主要的規模增量;股票ETF在全市場ETF的規模佔比從70%提升到了80%。

今天10只中證A500ETF上市,下圖是截止午盤的數據:

上市前,這幾隻ETF已經建倉或者半建倉的狀態。市場暴漲暴跌的時候,很考驗建倉的水平了。從淨值上看,只有南方這隻實時價格在1以上;國泰這隻上午成交額最多。 同一門檻、同臺競技,看各家本事了。

A500指數,編制方式並不是傳統的市值權重加權,側重在行業裡選龍頭,每個行業都照顧到,這樣選出來行業就更加分散。

隨着近期中證100指數改爲中證A100,並調整編制規則。

中證A系列指數三劍客基本湊齊:A50、A100和A500。

相較於傳統的上證50、滬深300、創業板、科創板等指數,A系列編制更加合理,沒有行業的側重。而鑑於創業板佔比較大的新能源、科創板佔比較大的芯片,傳統指數更加有行業屬性。

工具越來越多,就要看自己怎麼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