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9年前雄三飛彈誤射擊中漁船1死3傷 神秘航母殺手首曝光
金江艦監視器雄三飛彈發射瞬間的翻拍畫面。(本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80年代中期,我方開始着手秘密研製當時世界上罕見且最先進的超音速反艦飛彈,並命名爲「雄風三型」,是當時我方國指標性防衛武器之一,從研發完成到正式部署,國防部都未曾讓飛彈曝光,外界都僅聞樓梯響。直到2016年海軍金江艦在上午8時15分不慎誤射,2分鐘後擊中在澎湖東吉島作業的高雄籍漁船「翔利升號」,造成1死3傷,雄三飛彈神秘的面紗才首度揭開,更全球驚歎雄三的威力。
回顧當天離奇狀況,高雄左營區的民衆,在8點15分左右,都聽見一聲怪異尖銳的巨響劃過上空,民衆紛紛外出查看,卻僅看到空中一條白煙,留下滿頭的疑問。
殊不知,金江艦誤射雄三飛彈後,當下左營基地、海軍艦指部、臺北的海軍司令部、國防部及衡山指揮所,瞬間亂成一團。海軍立即派遣S-70C直升機,沿着雄三飛行路徑抵達飛彈假想目標位置點、距離左營港40海里海域搜尋,同時加派飛彈快艇、諾克斯級艦及錦江艦等6艘軍艦,進行大面積搜尋。
在尚未尋獲飛彈軌跡及蹤影下,海巡署9點13分接獲高雄籍「翔利升號」向求救,表示漁船不明原因爆炸起火,現場船員1死3重傷,海巡艦艇10點15分趕抵失事外海,接駁3名傷者上船,這時就以研判漁船遭到飛彈擊中。
圖爲翔利升號當時被拖回興達港海巡基地並定時抽水以免受損漁船下沉,船上彈孔清晰可見。(中時報系資料庫)
海巡艦艇隨後將「翔利升號」拖回,在下午2時許返抵臺南興達港,入港後,從外部觀察,船中位置有貫穿現象,研判是雄三飛彈擊中貫穿,全案才正式曝光。
事後檢警調查這起顯引起兩岸兵戎相見的離譜飛彈誤射案,終於釐清案艦全貌。事後調查發現,原來按下發射鍵的中士高嘉駿,是頭一次坐上作戰操控臺參加甲級操演,時任少校艦長林伯澤等主官,也纔到任一個多月。
高員雖擔任射擊任務3年多,即使通過專業性驗收後,但生平頭一回坐上操控臺,準備接受1年1度的甲級操演,緊張與壓力極大。
爲了求好心切,高員當時單獨在戰情室複習操作程序,卻將「訓練模式」切換成作戰模式。至於飛彈爲何會在「作戰模式」下?根據高員說法,因爲火線接上後,才能確定甲操時系統設定無虞,免得屆時出海, 臨時遇上狀況就來不及反應,但應在確認後就要切換回「訓練模式」,未料卻忘了切換。
金江艦長林伯澤雖然曾在成功級、旭海級等一級軍艦擔任飛彈長、 艦務長等要職,也曾服務於三級昌江軍艦,經歷算完整,但接任金江艦長僅1個多月,輔導長則是6月24日報到,但7月1日凌晨0時才生效 。換言之,金江艦領導幹部都很菜,軍士官對運作尚不夠熟悉。
由於當時海軍對飛彈發射箱火線安全接頭領取並無律定,當天測考項目攻船飛彈演練,僅需「模擬」發射1枚飛彈,且艦上有2部TTS(測試訓練器),但兵器長許博爲及射控中士陳銘修仍依金江艦習慣給了4支火線安全接頭並全接上。
事後陳銘修因發現操控臺TTS面板有異,向鄰艦借用面板排除故障,爲檢測飛彈準備狀況,又於「作戰模式」下完成選彈程序,並測試飛彈回路。爲向副艦長報告故障已排除,他短暫離開戰情室,留下高員一人,下艦到碼頭找人,並回艦上住艙喝水。
陳僅離開5至7分鐘,1人在戰情室的高嘉駿雖在艦上3年,也多次操作過射控系統,但因首次遇到甲操坐上操控臺,仍失眠好幾天,沒注意螢幕上第3號及第4號飛彈狀態顯示作戰模式下的「MSL3」、「MSL4」,竟按下觸控螢幕、確認發射。
據調查,當時金江艦1至4號飛彈都是實彈,1、3往右,2、4往左,但1、2被接上TTS,不論作戰或訓練模式,螢幕顯示的均是「TTS」(即模擬彈), 沒接TTS的3、4號則顯示「MSL」(MISSILE縮寫)代表真彈,因設定 目標在右,於是點火發射3號飛彈,在操作系統中顯示出「MSL3」; 這枚飛彈直接命中在目標區的「翔利升」號漁船,造成1死3傷。
本案一度被外界繪聲繪影爲「陰謀論」,但檢方累計開過57次偵查庭、傳訊82人次 ,連僅涉犯過失也破天荒聲請搜索獲准,主要是涉及國安層級,因此包括測謊、驗毒、金融帳戶、通聯、出入境等全都查過一遍,確認飛彈是誤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