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老街憂商業化重複性高 新北三峽老街:柔性勸導商品勿重複
三峽老街外觀。記者江婉儀/攝影
三峽老街是全臺十大人氣老街之一,臺灣許多歷史老街被詬病「夜市化」、「商業化」,如何展現地方特色是挑戰。商圈理事長指出,除了會帶着店家去其他地方觀摩學習,也會柔性勸導不要重複,避免惡性競爭。
侯友宜今在市政會議時表示,三峽老街具有特色,有巴洛克風建築,吸引人潮前來,在地還有很多農特產品,又有歷史文物,人文薈萃、地靈人傑,一定可以引來更多的觀光休閒人潮。
三峽老街商圈理事長林豐斌表示,三峽老街範圍是從福安宮進去算起,很多臨時攤商都是假日纔出現,都在外圍且流動率高,靠近祖師廟或市場周邊,這些都不是老街內的固定店家,專門賺觀光財,固定在老街內的店家,都會跟着商圈一起跟其他店家交流,學習觀摩。
近年來很多老街的攤商被發現重複性高,認爲被商業化、淡化在地特色,被問是否會擔心?林豐斌坦言「多少都會」,目前老街內的店家,之前就會柔性勸導不要做重複性的商品,可避免惡性競爭,或是產生不好的營運方式。
有攤商說,每年過年在老街外都有市集,遊客如果買到比較貴,品質不好的東西,就會上網發文抱怨,老街就被貼標籤,但都不是在地長久經營的店家,商圈都要花心力去解釋,「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