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升能源布農漁產銷通路 喊漁電共生問題在缺大面積開發

麗升能源團隊說明今年業務重點,左二爲董事長林麗珍、左一爲策略長楊晨欣。(麗升能源提供)

轉型綠能近4年,去年才改名的麗升能源科技,今年營運更積極,將採「三箭齊發」策略,朝擴大案場、農漁產銷及跨足海外進行。對於光電開發重點「漁電共生」,地方屢傳假養殖影響推動,麗升董事長林麗珍認爲是開發面積太小關係,應整合大面積開發,自然可以建立好的產銷制度。

麗升前身是華鎂鑫,從事光儲存媒體制造與銷售,2021年起投入成爲再生能源,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爲7.78億元,年增282%。林麗珍表示,公司發展採三箭齊發,除擴大投資案場外,也積極利用農電溫室栽植的香莢蘭研發加工,與甜品品牌合作,布建農漁產銷通路。最後則是跨足海外,要到美國、泰國、日本等地爭取合作伙伴,預計今年可有首樁海外投資案。

光電案場部分,臺南市七股區的「麗升五福專案」案場進度已達7成,另與本土壽險合資「麗崴風光能源」,再與外資和暄綠能,以及開鴻能源共同開發漁電共生案場,累積在手裝置容量近200MW。爲加速擴張,去年底又合資成立「鑫鑫永續能源」,投資在彰化結合養殖漁業,第一階段設立容量達60MW的室內漁電共生案場。

但是漁電共生這幾年屢傳「假養殖真種電」,平時只發電不養殖,稽查時纔買魚蝦來放,讓政府不滿要祭出新制,若養殖狀況不佳,強制養殖協會進駐輔導接手。林麗珍對此直指,問題出在現行漁電共生案場太零星,養殖區塊小,有的直接被賣魚者收走。如果能以大面積開發,引進生技團隊、好的環控,就可以建立好的產銷制度,怎會養不好。公司未來就要成立子公司富譽生技,引進專業養殖、農耕團隊,還要自建品牌,成立農漁產銷平臺。

海外市場部分,麗升瞄準美國、泰國、日本。不過川普上任後反對前總統拜登的《降低通膨法案》(IRA)補助,讓光電建設蒙陰影,對此麗升策略長楊晨欣表達還是看好美國大基建、AI用電的成長需求。至於美國會選擇哪個州合作建置,目前尚無法透露。東南亞部分,則是菲律賓也有評估。

除此之外,麗升也要跨足表後儲能與能源管理業務,提供客戶從發電到儲能與管理的一條龍業務。所謂「表後儲能」,不同於表前安裝在電網端,用以調節穩定電力,表後則是安裝在用戶端當備用電力,通常是工廠用戶。楊晨欣說,隨着工業電價調漲後這塊需求上升,已積極跟工廠客戶接洽中,但要看其用電曲線是否適合,還在審評估中。

在弊案陰影地方反綠能下,這兩年不少光電施工申請案都遞延,林麗珍正面看好看今年,剃除良莠不齊開發商後,可以恢復正常化。對於臺灣空間不足,不利綠能持續開發,她持不同意見,認爲臺灣還有許多廢耕地,量能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