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幸福巴士 滿意度破9成
梨山幸福巴士自2022年服務至今年7月已行駛進2萬班次,載客數近4萬人次。(臺中市交通局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平均海拔超過2000公尺的梨山地區,長年因交通不便影響居民就醫、就學與採買,爲改善偏鄉公共運輸,臺中市自2022年起推動「幸福巴士」,行駛梨山4大部落。交通局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已累計開行1萬9313班次,載送3萬8879人次,和平區公共運輸涵蓋率突破90%,整體滿意度高達93%,大幅提升偏鄉居民的行動便利性。
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市長盧秀燕重視偏鄉公共運輸發展,克服環境險峻、財源不足與駕駛人力短缺等挑戰,讓偏鄉同享都市水準的公車服務。幸福巴士車輛由在地熱心民衆提供與民間企業捐贈,至今年8月已有2線共8車、11位駕駛加入營運。
葉昭甫說,梨山幸福巴士不僅解決921大地震後長年交通困境,更創下全國首例,將原先私有白牌車輛合法轉型爲綠底白字車牌,並採用「在地人服務在地人」模式,實踐交通平權與永續發展。
梨山幸福巴士原有幸福1號線,今年4月梨山幸福巴士增設第二條試營運路線「自達線」,沿大安溪延伸至達觀裡及自由裡,由雙崎社區發展協會合法轉型爲市區汽車客運業,規畫因應部落間「門到戶」的需求。
當地民衆表示,幸福巴士不僅方便採買、就醫,也讓年長者與學生通勤更安全,成爲日常生活的交通後盾。
葉昭甫補充,梨山幸福1號巴士目前由梨山社區發展協會營運,透過招募9位在地駕駛組成團隊,其中更有1位女性駕駛投入服務,展現性別平等精神,並落實CEDAW《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14條保障偏鄉權益的要求。該計劃更榮獲2023年臺中市政府性別平等創新獎肯定,讓地方能量持續擴散。
交通局強調,幸福巴士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偏鄉公共服務的重要延伸。透過彈性預約、客製化路線,滿足就學、就醫、採買等多元需求,並滾動檢討營運方案以補足服務缺口。
今年7月17日,交通局已正式公告梨山直達市區路線規畫,未來將持續推動直達巴士服務,讓梨山居民能更便捷往返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