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衛生所老舊 地方盼遷建

梨山衛生所啓用50多年,不只內部空間狹窄,連醫療檢驗設備都很老舊。(何欣純服務處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臺中市和平區地處偏遠,大梨山地區3000多名居民的醫療需求幾乎都仰賴梨山衛生所支撐,但這棟使用超過50年的老舊建築,空間狹小、設備不足,立委何欣純3日表示,在衛福部補助與市府自籌款配合下,合計斥資260萬元整修。另,地方也盼遷建一勞永逸,市府衛生局則指,因覓地不易,短期內難以推動遷建,但市府近年已投入1000萬元,提升衛生所品質。

何欣純說,她實地勘查梨山衛生所,發現建築漏水、壁癌、管線老化,連雨遮、水塔、加壓馬達等設備都損壞,透過衛福部補助與市府自籌款,將以260萬元修繕,她也期待完工後能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

不過當地民代認爲修繕不是解決辦法,市議員古秀英、和平區民代表林永富說,從梨山到市區最快也要2.5小時車程,所以梨山居民不論大小病痛都只能靠衛生所,但衛生所老舊不堪,還位於地質滑動區,不利擴建與安全使用。

他們認爲與其花錢修修補補,不如遷建到靠近梨山耶穌堂約5公頃的國有原住民保留地,別讓醫護人員在克難環境照顧居民和遊客。另,目前雖有4名醫師駐診衛生所,但醫師得外出巡迴和平區其他地區,醫護人力吃緊也是一大問題。

市府衛生局長曾梓展說,市府近年來投入超過1000萬元購買醫療設備與修繕建築,也推動遠距醫療、巡迴門診與「梨山幸福巴士」,盡力減少交通和醫療不足問題。

曾梓展表示,梨山衛生所現址位於梨山中心,也鄰近主要幹道,地理位置較爲方便,至於遷建到國有地,礙於土地限制短期內較不易推動。這次補強作業將大幅度改善建築漏水問題,至於駐診醫師、護理人員有缺額,都會優先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