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推動經濟全球化 外資對中國發展不可或缺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主旨演講指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將繼續敞開懷抱歡迎各國企業,積極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穩步擴大制度性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新華社)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3日起一連兩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主旨演講指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將繼續敞開懷抱歡迎各國企業,積極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穩步擴大制度性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

新華社報導,李強表示,當今世界經濟碎片化加劇,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上升,各國應更加開放市場,企業更多共享資源,攜手抵禦風險挑戰,實現共同繁榮,強調脫鉤斷鏈只會加重危機,打壓遏制終將損人害己,如果世界重回落入強勢的叢林法則,將會是歷史的倒退,人類的悲劇。中方不反對競爭,但要倡導國際通行規則下的公平競爭,而不是零和博弈,更不是蓄意打壓他國的惡性競爭。

他說,中方會繼續堅定不移推進開放合作,外資企業是中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參與者、貢獻者,歡迎更多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中央將進一步擴大金融、網際網路、電訊、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加強服務保障,幫助外資企業深度融入中國市場,也希望企業家在維護經濟全球化上發揮作用,形容如果大家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就能夠形成強大的合力。

「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設爲「5%左右」,李強指出,這是對中國自身能力和未來潛力的信心,將注重加大政策力度,與激發市場力量相結合,努力實現目標。今年中國政府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財政支出的強度明顯增加,力度亦很大。下一步會把更多資金用於惠民生、促消費等一些關鍵領域。貨幣政策方面,今年再次提出適當寬鬆的定位,重點要加大總量的調控力度,爲實體經濟提供更加充裕的融資支持,並會適時降息降準。

李強又提到春節的3個現象,包括人工智能平臺橫空出世等一連串科技突破不斷涌現,稱現時各類機械人的訂購非常火爆,業內人士預測今年有望成爲中國機械人量產的元年。以「杭州六小龍」爲代表的初創企業科技突破,引發全球關注,也讓不少國際投行重估中國資產的價值。這些創新成果不是偶然,而是源於中國對創新發展的長期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