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奇爆炸解體的死亡班機 110人全數遇難|1981年三義空難
遠東航空公司第一○三次班機,廿二日上午從臺北飛往高雄途中,在苗栗縣三義鄉火焰山上空爆炸墜毀失事現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1/08/22 程川康攝影)
1981年8月22日,遠東航空公司第103次班機,機身編號B-2603,上午時自臺北飛往高雄途中,飛機於火炎山上空解體,機上104名乘客及6名機員全部罹難,其中包含日本女作家向田邦子、第一屆國民大會嫩江省東興縣代表周世光等知名人士。艙內旅客墜落,有些摔落民宅、稻田慘死,農戶受到極大驚嚇。機頭墜落在三義、苑裡交界,後建立三義空難紀念碑,常有罹難家屬前來弔祭。
出事當天,該機曾飛往澎湖、馬公,也在起飛10分鐘左右,因乘客感到不適,機長立即折返臺北。在機場經再次檢查供壓系統,據說並未發現任何異狀,乃再度起飛前往高雄,在12分鐘之後,座艙錄音器的電源中斷,4分鐘後機影自機場塔臺的雷達幕上消失。
出事後,空難發生的原因成爲謎團,經刑事警察局專家勘查的初步鑑定結果,並非「化學爆炸」,沒有人爲因素。8月26日民航局在國際會議廳公開「黑盒子」,包含「飛航資料記錄器」及「座艙錄音器」。一位資深的民航專家聽完錄音後,覺得參考的價值太少,對空難原因的調查幫助不大。
最令人納悶的是,錄音帶在飛機解體時突然中斷,連機長最基本的反應資料都沒有留下,在空難紀錄上相當反常。專家猜測,飛機是在兩萬二千呎失速下降解體,解體原因則衆說紛紜,1982年交通部的調查結果報告指出,可能是因蒙皮鏽蝕裂損,高空機身內外壓差極大情況下產生急速破裂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