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美菁英又1人 生醫權威胡曄返中加盟清華
胡曄。(取材自觀察者網)
科技菁英離美潮又增一人。在美國深耕科研20餘年的頂尖生物醫藥學家胡曄,今夏辭去美國杜蘭大學教授職務,毅然選擇回到中國發展,9月出任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院長,並獲聘兆易講席教授。這位在納米(奈米)醫學與病毒檢測領域享譽國際的學者,曾公開批評華府削減研究資金的政策,引發學術界關注。
觀察者網引述南華早報報導,胡曄今年4月在杜蘭大學官網發表公開信「保護救命研究」,直指美國政府削減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經費「將對公共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他指出,川普政府擬削減總額達830萬美元的研究資金,將使醫學科研陷入困境,「如果我們錯過這一刻,可能再無機會,無人能倖免」。
胡曄表示,受影響項目包括370萬美元的兒童結核與愛滋病毒早期檢測研究、310萬美元的癌症血液檢測技術開發計劃及150萬美元設備採購資金,他在信中強調,「削減意味着研究中斷,也意味着患者希望的減少」。
胡曄1999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後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取得碩士,2009年於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生物醫學工程博士。曾任教於休斯敦衛理公會研究所、康乃爾威爾醫學院及杜蘭大學,並創辦多家生技公司。
他領導的團隊於2021年開發出可用唾液快速檢測新冠病毒的套件,15分鐘內以手機顯示結果;2024年又研發出低成本結核病篩查技術,耗時僅2.5小時、成本3美元,被《自然》評爲公共衛生重大突破。
長年以來,胡曄實驗室獲美國國防部、NIH、蓋茨基金會及世衛組織資助,發表多篇《ACS Nano》等期刊論文,擁有逾30項專利,其中14項已商業化授權。
清華大學指出,胡曄回國後將聚焦傳染病、神經性疾病及癌症早期診斷技術研究。副校長王宏偉表示,胡曄兼具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他的加入將推動清華生醫工程邁向國際前列」。
胡曄曾獲選爲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學會、美國發明家學院及歐洲科學院院士。外界普遍認爲,他的歸國象徵中國在生物醫學工程與健康科技領域國際競爭力再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