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連6凍 央行:讓資金適度充裕

央行總裁楊金龍。(鄧博仁攝)

美國聯準會(Fed)17日如預期將利率下調1碼,並暗示今年還會再降2次,主席鮑爾形容此爲「風險控管式」降息。我國中央銀行18日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也如外界預期利率連6凍,重貼現率維持2%。對於聯準會降息,央行總裁楊金龍認爲「有一點勉強」,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很不錯,目前貨幣政策基調是「適度讓資金充裕」,但仍要看關稅後續、232條款、甚至是對岸供給過剩,必要時會做出因應。

經濟成長率 估全年4.55%

超級央行周輪到臺灣登場,央行除將重貼現率維持2%,亦同步調整今年經濟成長率(GDP)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估值。GDP方面,上半年經濟成長高達6.75%,受惠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出口大幅成長,民間投資擴增,不過基期已高,預估全年GDP爲4.55%,比主計總處預估值4.45%略高。

至於明年,央行認爲,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可望續旺,但美國關稅措施持續抑制全球貿易量成長,且因今年基期較高,預期臺灣出口及民間投資成長減緩,民間消費可望回溫,預測仍溫和成長,2026年GDP爲2.68%。

物價方面,央行預估下半年通膨壓力溫和,2025全年與核心CPI預測值分別爲1.75%、1.67%,與主計總處預估接近,亦低於2024年的2.18%、1.88%。至於明年,央行推估有望續降,主因是國際機構預期油價下滑,加以國內服務類通膨應能維持緩降走勢,2026年全年及核心CPI將降至1.66%、1.64%,不過仍取決於國際大宗商品與國內服務類價格走勢,及天候因素。

CPI低於2% 明年可望續降

由於今、明年CPI普遍低於2%,但未達楊金龍先前提及考慮降息的1.5%,是否「無意外」就不會降息?楊金龍表示,這種說法太僵化,央行還是會「Data dependent(視數據而定)」,雖然今年因爲資通訊拉貨,導致出口大好,但若製造業受關稅衝擊,貨幣政策也須因應。

美國聯準會將基準利率下調1碼(0.25個百分點)到4.00%至4.25%區間,另暗示今年還會再降2次,反映對就業市場疲軟的擔憂甚於通膨風險,鮑爾形容此爲「風險控管式」降息。這是聯準會繼去年12月後,時隔9個月重啓降息,也是川普總統1月重返白宮以來聯準會首度降息,但降息1碼並不足以滿足川普。

降息1碼 無法滿足川普要求

川普近來持續嚴厲批評鮑爾,指控降息速度太慢。鮑爾則認爲,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可能會在今年底乃至2026年,「繼續推高」商品價格,至於關稅對經濟活動和通膨的總體影響,仍有待觀察。

聯準會在爲期2天的貨幣政策例會後發表聲明,其中刪除了今年以來對「勞動力市場狀況仍然穩健」的表述,承認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略有上升但仍處於低位。通膨有所上升,依舊位於略高水平。鑑於風險平衡變化,決定降息1碼。

鮑爾7月在記者會上曾6度提到「下行風險」(downside risk),他17日在記者會上則說,「下行風險現在已成事實。」鮑爾稱,此次是風險控管式降息,「沒有一條道路是沒有風險的……我們必須同時兼顧通膨,也不能忽視就業問題。」一些人現在「很難找到工作」,降息有利於幫助陷入困境的勞動市場。

據新公佈的利率預測「點陣圖」,從官員預估中位數來看,2025年年底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中值可能落在3.625%,這意味着聯準會在今年10月和12月的會議再降息2碼,全年總計降息3碼。預計2026年和2027年將分別降息一次(各1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