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連5凍…楊金龍:不會降息阻升臺幣 下半年經濟成長下修至0.78%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下半年經濟金融前景不確定性高,但目前沒有看到降息條件。 記者季相儒/攝影

臺幣今年以來升值逾百分之十,成爲最強亞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目前沒有降息抑制臺幣升勢的構想;此外,隨着下半年美國對等關稅不確定性消除,加上上半年提前拉貨導致下半年經濟成長趨緩、出口降溫等因素,市場對臺幣升值的預期應可消除。

央行昨舉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利率「連五凍」。楊金龍說,目前央行的貨幣政策基調確實「比以前緊」,但以目前的經濟狀況、通膨情形而言仍是合適的,不是很緊也不是很寬鬆。

由於臺幣匯率五月上演「暴力升值」戲碼,外界關心央行是否考慮降息抑制臺幣升勢,楊金龍明確表態,「目前沒有這樣的構想」。不過,楊金龍也提出下半年的降息條件,他說,如果經濟真的非常不好、通膨率一直降,「那這樣中央銀行也不可能硬邦邦」,貨幣政策是要有彈性的;但「目前爲止沒看到這情況」。

楊金龍表示,臺美都在今年下半年面對較大的不確定性,正如聯準會主席鮑爾所說,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不明確,如果全球經濟受到衝擊,臺灣在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都會受到很大影響。而相對於主計總處預測下半年的經濟成長率爲百分之一,央行對於下半年的經濟看法相對保守,下修下半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點七八,至於全年成長百分之三點○五則與上季預測相同。

雖然央行對經濟成長率看法與三月預測相同,但楊金龍指出內涵並不一樣,「上半年經濟成長率比預期高很多,下半年比預期低很多」。通膨方面,央行展望下半年服務類價格漲幅可望維持緩降、原油價格較上年爲低,通膨壓力可趨緩,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核心CPI年增率下修至百分之一點八一、一點六九。央行認爲,國際大宗商品及國內服務類價格走勢、天候因素,可能影響未來國內通膨發展,國際油價雖受以伊戰爭影響而上漲,但只是短暫問題。

匯率方面,臺幣對美元匯率本週四個交易日有三天收盤都見到廿九點五兌一美元,昨天因以伊衝突加劇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匯價回貶至廿九點六二一兌一美元。

對於央行對臺幣匯率的看法,楊金龍表示,臺幣匯率年初貶值較多,第一季是貶過頭,現在是稍有修正,可以接受,如果下半年出口表現不佳、川普的關稅政策更加明確,將有助於消除市場對匯率的非理性預期,央行也不會利用降息的方式來抑制預期心理,必須達到降息條件,央行纔會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