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突襲!大跌!
油價,再遭“空襲”!
8月3日最新消息,多家外媒報道稱,OPEC+成員國已原則上同意在9月再次大幅增產原油。與會代表透露,OPEC+計劃在週日(8月3日)舉行的視頻會議上,正式批准每日增加54.8萬桶的產量。
週五(8月1日),國際油價大幅下挫,WTI原油、布倫特原油跌幅均接近3%。其中,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跌破70美元/桶。美國就業數據不及預期以及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對全球能源需求的擔憂。
有分析指出,隨着供應持續增加,加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抑制需求,油市恐於年底前再度陷入供應過剩。
OPEC+大幅增產
據彭博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報道,OPEC+成員國原則上同意在9月再次大幅增產原油,以加快爭奪全球原油市場份額。
報道稱,與會代表透露,OPEC+計劃在週日舉行的視頻會議上正式批准每日增加54.8萬桶的產量,這將徹底逆轉2023年由八個成員國實施減產220萬桶的日產量,包括阿聯酋正在逐步落實的額外增產配額。
這一最新增產舉措,標誌着OPEC+從保價轉向放量的重大政策轉變,在地緣政治緊張和夏季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這種轉向幫助壓制了原油和汽油價格上漲,減輕了消費者部分壓力,被視爲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場勝利。然而,增產亦可能令市場在今年稍晚面臨供大於求的風險,挑戰日益凸顯。
實際上,OPEC+早在上月會議中初步決定恢復日產220萬桶的產量。目前,市場焦點已轉向下一階段,即尚未恢復的日減產166萬桶部分,按計劃這將持續至2026年底。
RBC資本市場商品策略主管克羅夫特指出:“隨着自願減產220萬桶的日產量接近尾聲,我們預計產油國會暫停進一步增產,評估市場狀況及宏觀經濟走勢。”
瑞銀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可能的“配額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反映在價格中”,在週日的決定之後,全球石油基準布倫特原油的價格預計將保持在目前每桶70美元左右的水平附近。
增產時機微妙
值得關注的是,OPEC+的最新增產決定,發生在一個微妙背景下,即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實施“二級制裁”,以迫使俄方在與烏克蘭的衝突中迅速停火。
特朗普7月31日說,鑑於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美國準備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但他同時表示,不確定這些制裁能否動搖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想法。特朗普7月14日曾威脅稱,如果俄羅斯沒有在50天內同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徵收“非常嚴厲”的關稅及連帶關稅,“可能是100%或與之相近的稅率”。特朗普7月28日表示,考慮將他所設置的50天期限縮短至10至12天,後又於7月29日說,期限將縮短至10天。
一名白宮官員此前解釋說,特朗普對俄徵收關稅和連帶關稅的意思是,如果俄烏未在特朗普設置的期限內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徵收高額關稅,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徵收連帶關稅。
有評論指出,若俄油出口受阻,或推高國際油價,進而與特朗普壓低油價、促美聯儲降息的政策目標形成衝突。
高油價通常會引起特朗普的注意,他經常要求歐佩克增加石油產量,以幫助他降低美國汽油價格。
ING分析師Warren Patterson表示,市場將從10月開始“進入大量過剩”的石油供應,並警告歐佩克+應保持謹慎,不要“增加這種過剩”。
PVM分析師塔馬斯·瓦爾加稱,歐佩克+正在採取平衡行動,既要奪回市場份額,又要避免油價暴跌,後者將導致其利潤下降。歐佩克+最具影響力的成員國沙特嚴重依賴石油收入。
另有專家表示,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地緣政治風險威脅下對貿易和供應的不穩定決策,很難預測石油市場的下一步。
南華期貨指出,特朗普極限施壓或爲推動俄烏停火,封鎖俄油意圖弱,對原油市場影響有限。今年1月,美國政府加大對俄油制裁,曾使原油盤面短期上漲,一週後影響消退,其走勢對近期有參考意義。地緣風險事件對原油盤面的影響週期較短,無法扭轉整體趨勢。宏觀超級周結束後,隨着宏觀層面主要不確定性逐步消除,市場的邏輯將更多轉向基本面。本週重點關注8月3日OPEC+會議,以及後續原油市場的反應。
銀河證券表示,近期地緣不確定事件疊加消費旺季給予油價底部支撐,但遠期累庫預期限制油價上行高度,預計近期布倫特原油價格將在68美元/桶—72美元/桶區間震盪運行。建議後續密切關注中東地緣局勢、OPEC+產量政策、全球貿易爭端指引等。
責編:楊喻程
排版:劉珺宇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