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香港有新聞自由 用熱度溫度說好民族復興故事
香港特首官李家超9日出席香港最佳新聞獎頒獎典禮暨午餐會。圖爲李家超(第一排中)、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李曙光(第一排右八)、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第一排左七)、政府新聞處處長廖李可期(第二排左八)、香港報業公會主席郭豔明(第一排左八),以及其他嘉賓在活動合照。(中通社)
香港在最新的全球新聞自由排名跌至140,更首次與「祖國」、俄羅斯及北韓等一同列入「狀況惡劣」等級。當大家感慨香港新聞自由殞落時,特首李家超9日在報業公會香港最佳新聞獎頒獎禮上發言時,強調香港有新聞自由,他同時展示對新聞界的「期望」,指要「有熱度」多發掘及報導「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建設重大成就」等新聞。
香港特首李家超9日在香港最佳新聞獎頒獎典禮,強調香港有新聞自由,期許新聞界要多發掘並報導「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建設重大成就」。(中通社)
綜合港媒報導,李家超致辭指,現時全球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地緣政治複雜,國際局勢充滿不確定性,但強調有危亦有機,始終相信香港是機遇大於挑戰。他寄語香港的新聞從業員,應當履行新聞專業使命,以充滿「熱度」、「溫度」、「態度」的專業新聞製作,講好香港故事,併爲香港建立以弘揚愛國愛港爲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貢獻力量。
李家超又說國家現代化全面發展、民族復興偉業,這些重大成就都是「火熱題材」,值得深入採訪報導,而他自己將新聞工作者視爲「共建美好香港家園的同行者和貢獻者」。
李家超絕口不提日前無國界記者(RSF)公佈「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名急跌至第140位,他僅重申,香港新聞自由受到基本法保障,國安法例亦列明,維護國安應當依法保護香港居民享有的自由。但事實上,過去幾年已有不少市民因網上批評政府言論而被捕;記者提問亦被保安局長責難;而外國媒體記者亦被拒入境。
不論香港或西方新聞學院入門課程都必定會教導:新聞工作應以揭示事實、監督權力爲核心。但李家致辭時,闡述了他對新聞工作者的「期望」,除了鼓勵業界「發揮建設性作用」外,更指記者應承擔對國家及香港「應有之責」,說好中國及香港故事,向虛假信息說不,責斥及反對偏頗和誤導性信息,拒絕同流合污,以維護香港新聞的公信力。
他續解釋,「熱度」是指新聞界要以敏銳的洞察力,深入採訪和報導「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重大成就。至於「溫度」就從市民的視點出發發掘真相,傳遞不同聲音。但事實是,港府的「應變反駁隊」,不時就「不同聲音」提出反駁及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