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火災風險高!工廠防災演練很重要 廠內置物要獨立

三元能源科技公司高雄鋰電廠14日火災釀15傷,因廠內有大量鋰電池,火勢難以直接撲滅,消防只能在火場旁灑水降溫戒護。(消防提供/紀爰高雄傳真)

三元能源科技公司高雄鋰電廠14日火災釀15傷,因廠內有大量鋰電池,火勢難以直接撲滅,消防只能在火場旁灑水降溫戒護;基層消防員指出,工廠員工在倉皇中逃生,驚慌摔傷送醫,顯示平日防災演練不熟悉;專家則認爲,民衆普遍對鋰電池成分認識不夠,會低估危險性;業者則說,工廠內成品與半成品置放空間應分開,確保安全管理。

高雄發生鋰電池大型工廠火警意外,從災前到災後的危機應變成關注焦點,新竹縣消防局新豐分隊在臉書上指出,本案顯示值班員工在爆炸瞬間倉皇逃生,導致割傷、摔倒驚慌送醫,顯示平時對防災演練不熟悉,若演練到位,逃生與通報將會更順暢,呼籲高風險廠區,實施每月1次自衛消防教育與疏散演練,並定期更新平面圖與聯繫名單。

新豐分隊也表示,這次救援行動中有3位消防員灼傷送醫,也凸顯消防員工作高風險,不僅要面對火場高熱,更需提防爆炸波、毒氣、崩塌等複合型災害,這已經不是單靠人力就能解決,還必須整合科技型裝備與數據儀器偵測等,才能即時判斷風險,降低人力損傷。

高雄鼓山高中化學教師洪銘涌則認爲,民衆普遍對鋰電池的認識不夠,過去曾有人在起火的行動電源上潑水,反而助攻火勢,他解析,鋰電池內含有電解液等成分,若發生起火狀況,必須先想辦法降低起火點溫度;因此這次火警,可見消防員在火場旁灑水降溫,是正確做法,但最終還是必須讓電池全部燃燒反應完,才能達到完全滅火。

至於鋰電池大型工廠如何做到安全管理?不具名的鋰電池生產業者說,倉儲內的空間如何運用是關鍵,有些業者便宜行事,未將廠內鋰電池的成品與半成品分開置放,甚至還在同一個空間做充電測試,大幅增加廠區的危險性,建議要個別設置獨立專區,如此一來,就算髮生小區域起火,也能在短時間內精準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