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式”項目未通過考覈不追責
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挑戰未知,營造鼓勵創新、支持擔當、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近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局發佈《深圳市科技創新領域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工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明確了科技創新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包括尊重規律,鼓勵創新;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依法依規,容糾並舉,並明確了5項勤勉盡責條件,9項免責情形。
要求正確運用“三個區分”
防止拿寬容當“護身符”
“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是“深圳十大觀念”之一,是深圳人的價值表達,也是深圳這座城市的信念和精神底蘊。近年來,隨着深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活動日趨活躍,科技創新領域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機制亟須制度化、規範化。
《指引》明確了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工作的適用範圍、實施主體、勤勉盡責、免責情形。《指引》圍繞“尊重規律,鼓勵創新”“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依法依規,容糾並舉”三大基本原則,提出充分尊重科學研究探索性、複雜性、多樣性、不確定性等特點,重視科研試錯探索的價值,支持和保護科研人員創新的積極性,消除對創新風險的顧慮。
同時要求堅持以事實爲準繩,正確運用“三個區分”,嚴格區分敢爲人先、大膽探索、挑戰未知而出現的失敗、未達預期行爲與弄虛作假、懈怠失信、謀取私利等違紀違法行爲,認真甄別,綜合研判,合理認定履職盡責情形;構建科學有效的風險防範和糾錯機制,動態監管科研項目實施情況並實時預警提醒,精準把握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標準和適用情形,防止混淆問題性質、拿寬容當“護身符”,搞紀律“鬆綁”,確保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依法依規進行。
各財政專項資金主管部門是認定工作實施主體
在適用情形方面,主要明確了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工作的適用範圍、實施主體、勤勉盡責、免責情形。《指引》適用範圍是全市範圍內財政資金資助的科技創新活動,適用對象包括深圳市事業單位(含高校、科研院所、衛生醫療機構等)、企業等單位及其具有科技管理職責以及從事科學技術研究或活動的人員。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自主開展的科技創新活動可參照適用。
值得注意的是,各財政專項資金行政主管部門是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工作的實施主體,對財政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涉及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事項進行調查覈實並出具認定意見。涉及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等事業單位的,財政專項資金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會同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共同開展認定工作。
《指引》明確了5項勤勉盡責條件,9項免責情形。其中,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履行了《指引》明確的勤勉盡責義務,併發生以下9項情形之一的,經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可以免除相關責任:原始記錄證明承擔項目的單位和科技人員已經履行了勤勉盡責義務仍不能完成的;對“里程碑式”“賽馬式”項目未通過考覈的;對創新創業項目以及前瞻性顛覆性未來性高風險技術進行經費資助或風險投資,符合規定條件、標準和程序,但資助項目未達到預期效果的;因不可抗拒因素致使科技計劃項目不能繼續或不能完成研究開發內容和目標的;因技術路線選擇不當導致難以完成預定目標的;因不可預見因素,科技計劃項目研發的關鍵技術已由他人公開,致使本研究開發工作成爲不必要的;因不可預見因素,科技計劃項目研發取得了目標產品,但由於市場變化進一步產業化應用沒有意義的;因探索使用新機制、新方法、新模式、新技術導致的科研創新無法實施和難以完成的;按照國家、廣東省和深圳市有關規定,可以認定的其他情形。
聚焦
南山支持創新創業15項舉措 領投基金內單個項目 最高允許100%虧損
《指引》規定了啓動和認定工作程序,明確了寬容失敗,履職盡責認定工作的啓動和認定工作要求,將按照“啓動程序-受理調查-組織決定-結果反饋”四大程序辦理,被認定爲履職盡責的單位和個人,不予追究相關責任,不影響相關評價與考覈,不影響再次申請財政資金支持的科技項目。在個人年度考覈、評先評優、表彰獎勵時不作負面評價。認定意見可作爲單位接受審計、監督檢查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據瞭解,《指引》自印發之日起試行,有效期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各區此前已有探索。今年3月份,南山區發佈《支持創新創業“六個一”行動方案》,推出15項硬核舉措。在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行動方面提出,設立總規模爲5億元的戰略直投專項種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對經認定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等南山區重點扶持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初創企業給予領投支持,基金內單個項目最高允許100%虧損。這意味着深圳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採寫:南都記者 張豔麗 南都·奧一新聞記者 蔡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