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模一週縮水7500億,贖回影響小,季末回表或是主因

財聯社4月2日訊(張良 實習生王藝霏)3月已結束,債市調整和季末回表擾動,銀行理財的規模和收益波動情況如何?

財聯社據相關渠道統計,全市場理財存續規模連續三週縮水,截至3月28日(上週時點)爲29.33萬億,相比前一週(3月21日)下降7500億,而延至3月30日,規模進一步縮減至29.09萬億,相比3月21日下降近萬億。

“主要原因受限於銀行體系季末回表壓力,理財資金壓力比較大。”南方某券商固收首席分析師對財聯社表示。而談及近期債市行情調整對銀行理財規模帶來的影響,他認爲比較溫和,從2021年以來季末周理財規模變動情況對比看,今年的規模縮減量不大。

收益率和破淨率方面,數據顯示,上週(3月24-28日)全市場銀行理財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報2.83%,較前一週下降2.87BP,細分領域有分化。隨着債市企穩,理財的破淨率連續三週保持改善趨勢,整體已降至1.68%。

銀行理財規模3月份季節性縮水5000多億

據招商固收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全市場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爲29.33萬億元,較前一週減少0.75萬億元,環比降幅達2.5%,連續三週呈現收縮態勢。

從月度來看,3月理財市場規模呈現“先揚後抑”特徵:月初規模一度攀升至30.28萬億元(3月9日),但月末截至3月28日受季末效應衝擊,回落至29.33萬億元。

分類別而言,上週,固定收益類產品仍爲市場絕對主力,規模佔比74.2%(21.76萬億元),但環比下降0.52萬億元;現金管理型產品規模爲6.92萬億元,佔比23.6%,環比微降0.22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權益類產品逆勢微增0.21億元至28.71億元,顯示高風險偏好資金對權益資產的試探性佈局。月末截至3月30日,固定收益類產品仍爲月度產品主導地位,但受季末資金回表影響,月度佔比微降0.16%;現金管理類產品成爲月度增幅最大的理財產品,增長約0.17%;其餘品類產品維持均衡水平。

季末每一天的規模變動都可能較大。據普益標準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理財規模進一步縮減至29.09萬億,相比3月21日下降近萬億。

收益率分化加劇,固收品種收益率回升,權益類下降較多

上週,據招商固收數據,整體銀行理財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報2.83%,較前周下降2.87BP,細分領域呈現顯著分化。其中,現金管理型產品收益率下行3.9BP至1.85%,與貨幣市場利率走低形成共振;固定收益類產品收益率逆勢回升8.55BP至3.02%,“固收+”策略表現亮眼,收益率攀升9.5BP至2.97%;權益類產品波動劇烈,周收益率暴跌95.3BP至2.69%,波動率較前周擴大5倍,凸顯權益資產配置的短期風險。

從月度數據來看,3月固收類產品收益韌性凸顯,月度下降幅度爲1.64BP,爲所有投資品類中收益率下降幅度最低的理財品類;而混合類產品收益從月初2.186%的高點回落至2.022%,月度回撤幅度較大,與A股市場風格切換形成聯動。

破淨率持續改善,淨值型產品信心修復進行時

近期,債市收益率曲折修復,市場情緒有所反覆,整體理財產品淨值企穩回升。截至3月30日,全市場理財產品破淨率降至1.68%,較前周下降0.67個百分點,連續三週保持改善趨勢。

華西宏觀固收團隊在研報中表示,上週短債、中長債理財產品淨值區間回撤幅度降至0%,負債端贖回壓力對規模的邊際擾動逐漸弱化,規模的大幅縮減或主要來自於季節性回表。

對於未來債市和理財收益率走向,申萬宏源固收首席黃偉平表示,近兩年監管持續關注淨值平滑手段,目前理財產品安全墊相比2022年可能更薄,留存收益可能更少,從淨值變動來看,目前理財安全墊或已不充裕。若高票息資產規模持續收縮,“資產荒”延續,短期限理財產品通過交易長期限利率債提升收益,資產負債不匹配程度加劇,理財產品可能放大債市波動。

在其他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受到居民財富增長和債券市場向好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理財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具體而言,由於債券市場利率走低,疊加存款利率下調,理財產品相對更具吸引力;同時,居民財富的不斷積累也爲理財規模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