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孤兒要跟誰姓?父親是蔣中正、母親是宋美齡...?
臺北市圓山私立劉銘傳育幼院上課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55/11/15 本報記者攝影)
在臺灣,嬰兒出生後通常會跟父親姓或母親姓。但如果嬰兒被遺棄,沒有父母可登記,那他的姓要怎麼決定呢?
根據《戶籍法》,無依兒童會跟隨監護人的姓氏,而在過去,監護人常常就是縣市長,所以孤兒的姓氏就會跟市長一樣。但現在的作法稍有不同,監護人可能是社會局局長、兒童之家負責人等,意思就是誰當監護人,兒童就跟誰姓。
其中最特別的案例,就是當年的國軍遺孤。這些孩子因戰亂而失去雙親,被政府收容、安置,後來在戶口登記時,直接被寫上:父親是蔣中正,母親是宋美齡。這聽起來像在開玩笑,但實際上是政府爲了讓他們有法律身分而安排的登記方式。
那如果連生日都不知道呢?根據民法第124條第2項規定,「出生之月、日無從確定時,推定其爲七月一日出生。知其出生之月,而不知出生之日者,推定其爲該月十五日出生。」
這些制度的設計,是爲了確保每個孩子即使沒有親人,也能被社會接住。從名字、姓氏到生日,都是爲了讓孩子能被正式登記,享有基本權益。
你身邊有7月1日出生的朋友嗎?或許他也不知道,其實那天,是民法挑的特別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