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最會溝通」變「最會轉彎」 決策錯誤形同複製貼上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政策七小時緊急踩煞車,成了賴政府最新的政策髮夾彎。臺肥董事吳音寧人事案「一夕生變」已教人眼花撩亂,衛福部補充保費重大新制「朝令夕改」更令人瞠目結舌。

重大決策出包再轉彎,賴政府簡直是把錯誤複製貼上,民進黨立委王世堅金句再現:「本來應該從從容容、遊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任何攸關民生的稅率或費率調整,都是茲事體大,牽一髮而動全身。二○一二年,馬政府曾信誓旦旦推動證所稅,國民黨當時高舉「租稅正義」大旗,經過立法院多次挑燈夜戰、反覆修法,結果股市重挫、民怨四起,證所稅胎死腹中,不但賠上一個財政部長,更重挫馬政府執政威信。

證所稅的殷鑑歷歷在目,健保制度確實需要改革,但改革要講求程序正義、透明公開。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天外飛來一筆,將對小資族課徵補充保費,引爆民怨炸鍋;石崇良昨天親上火線證實,相關政策尚在研議中,他事前未正式與金管會溝通,結果變成火上加油,行政院昨晚緊急踩煞車。

衛福部長不是星象家,重大決策不容許觀風向、測水溫,否則政府政策將形同兒戲。

蔡政府曾自詡「最會溝通的政府」,賴政府如今卻變成「最會轉彎的政府」。臺肥董座人事案四天多次轉彎,吳音寧從「董座」變「董事」,農業部至今啞口無言;補充保費新制壽命更短,石崇良決策昨晚就被行政院翻案,賴政府還欠全民一個道歉。

民進黨在野時強烈反對「黑箱決策」,執政多年似乎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模樣;但若非明年大選在即,民進黨政府會不會轉彎,恐怕還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