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民調持續探底 總統依舊鬥雞

季青漫畫

淡江大橋昨天合龍,賴清德總統與新北市長侯友宜同臺,雙方仍爲財劃法爭議過招。雖然財劃法修正後,地方經費增多是事實,但從賴總統口中說出「未來地方政府財政比較好,可能就要扛起很多責任」,地方聽來仍不是滋味。大罷免結束快一個月,賴政府還是「鬥雞式」執政,朝野關係未見改善,賴總統民調則繼續探底。

大罷免後的檢討,賴總統祭出包括內閣改組在內「四項調整」,但依臺灣民意基金會昨天公佈最新民調,僅百分之卅二點七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百分之五十七點八不贊同。對此民調結果,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說,賴政府這次改組「只是換人,沒換腦袋」,雖然辣度破錶,卻是一針見血。

外界關注經過兩波大罷免民意教訓後,賴政府是否有所改善,但從行政院新闢「財劃法」戰場看來,非但沒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卓揆稱藍白立委要對修法瑕疵負責,卻不願鬆口自提政院版本;上週末邀地方首長會談,也只是「怪罪立法院」,使得臺中市長盧秀燕嗟嘆「白跑一趟」,問題仍未解決。

在野黨眼中,行政院顯然要繼續對抗;民進黨中央同樣走戰鬥路線,新任黨秘書長徐國勇砲火四射,律師性格上身,頻頻與在野黨隔空激辯,還親上火線主持起直播節目,「左批國民黨、右打黃國昌」。至於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新官上任,主要變革也是聚焦輿情迴應速度,並非真心推動朝野和解。

從府院黨一系列調整看來,賴政府似乎認爲,大罷免大失敗、當前執政困境的問題,不是不夠謙卑,而是「以前罵在野,罵得不夠快、不夠狠」。繼續下猛藥,確實讓激進派支持者情緒高漲、拍手叫好,但問題是,這批人不正是把民進黨帶上大罷免大失敗之路的同一羣人嗎?

民調是政府施政的溫度計。賴總統嘴上說要改革、休養生息,方向卻是更靠向同溫層取暖、每天和在野論輸贏;從賴總統民調繼續探底來看,再不改弦更張,更大的民意反撲,恐怕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