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鬥爭劇本 府院黨早寫好

身兼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放下總統超然獨立的角色,直接於中常會下令與罷團同行、聲援。圖/民進黨提供

大罷免行動發起以來,藍營黨工接連遭檢調查辦,行政院首長各類助講「妖魔化」在野黨,中選會從檢視連署書真僞標準到罷免投票日,全都配合綠營立院總召柯建銘的神預言,身兼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更放下總統超然獨立的角色,直接於中常會下令與罷團同行、聲援,時機巧妙、節奏一致,不禁讓人懷疑是綠營早有鋪排的政治鬥爭劇本。

藍白掌握立法院多數後,強勢推動國會改革,民進黨政府如臨大敵,但面對改革先以違憲模糊焦點,行政首長言辭間不乏妖魔化在野的措辭,從質疑修法程序到影射藍委行爲不法,再到近期以預算被卡等理由助攻大罷免,罷團配合行政院說帖操作輿情,「行政中立」四個字本應是公務員奉行的基準,但行政院卻將其拋諸腦後,反倒像是爲大罷免列車站臺助威。

做爲獨立機關的中選會,該機關強調依法行政的中立立場,這回卻罕見地主動釋法,諸如表單格式等介入罷免案細節,投票日期訂在七月廿六日,與柯建銘早先所提的日期相吻合,柯的「預言」成真,甚至不鼓勵踊躍投票,配合罷團、綠營壓低投票率,早已逾越選務單位應有的分際。

即使藍綠雙方連署書都出現死亡連署、僞造等問題,藍營黨工參與連署卻接連遭檢調查辦,從基層黨工到黨中央幹部,輿論氣氛一面倒,法律配合宣傳的經典操作,間接影響連署意願。

令人質疑的是,若真有重大違法,爲何非得選前、罷免前才突然動作?檢調難道不知,此舉足以干擾選情,形同政治介選。民進黨雖稱大罷免是民間發起,賴清德做爲總統,卻於中常會要求黨公職站出來聲援,號稱民團主導的護國大遶境,首場造勢不乏綠營介入、動員影子,賴的意旨,直接將大罷免升級成藍綠對決,罷免行動早淪爲國家機器政治清算的外包手段,也讓總統徹底偏離應有的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