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心低壓逼近週末前防大雷雨 下週熱帶擾動可能趨向臺灣以東海域
96W快速接近廣東西部沿岸,明天可能進入廣東陸地,留意會不會增強爲熱帶性低氣壓。另外,臺灣東方的巨大冷心低壓(Cold Core Low),明後兩天就會通過臺灣南端,週六進入大陸華南後逐漸減弱,並且遠離。圖/取自「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粉專
即將揮別梅雨季,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今天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5至7天內溫度可能不容易有明顯下降的機會,天氣型態還是維持午後雷雨爲主,暫時沒有顯著的天氣系統影響,大環境風向也持續是偏南風,帶來南方的暖熱空氣,因此高溫不退的情況可能還要再延續一陣子。
來到6月下旬後半,吳聖宇表示,也來到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連續數日臺灣島上的午後熱對流都不是很明顯,配合南風暖空氣以及強烈的強光照射,各地的溫度高,很多地方有34至36度的高溫發生,局部單點甚至有37至38度或以上的高溫。連續多天的高溫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更爲嚴重。
今天維持太平洋高壓外圍偏南到東南風環境的影響,吳聖宇表示,要注意的仍是午後的熱對流系統,由於南海的熱帶擾動96W正逐漸趨向廣東西部沿岸,有些水氣逐漸被帶上來,今天的午後熱對流降雨比前兩天明顯許多,有出現局部大雷雨的機會,對流發展後也比較容易往西半部平地擴展,午後外出注意天氣變化。
至於96W本身則是會快速接近廣東西部沿岸,吳聖宇表示,明天可能就會進入廣東陸地,雖然發展時間短暫,但是在明天登陸之前,留意會不會增強爲熱帶性低氣壓。對臺灣來說,它的外圍環流帶來的水氣將逐漸增多,今天逐漸開始影響,明後天臺灣附近以及南方海面的環境水氣可能還會更多一些,持續造成臺灣島上熱對流雷雨容易發生的環境條件。
吳聖宇表示,目前東亞的衛星雲圖上最醒目的存在,位於臺灣東方的巨大冷心低壓(Cold Core Low),這是一種存在於大氣高層的低壓系統,通常只能在衛星的水氣頻道雲圖中看到它,發展的很明顯的話,從其他頻道的雲圖中也可以看到具有旋轉特徵的雲層分佈。
冷心低壓對於天氣最大的影響,吳聖宇表示,就是會造成大氣的不穩定度提高,尤其是接近陸地時再配合地形、熱力作用或是其他的次環流共同作用,容易產生旺盛的熱對流系統帶來大雷雨現象。
吳聖宇表示,預估臺灣東邊這個冷心低壓在明後兩天就會通過臺灣南端,週六進入大陸華南後逐漸減弱,並且遠離。由於它的接近以及通過,再配合上述提到臺灣附近的環境水氣增多情況,一直到週末都要注意熱對流發展,大雷雨機會高,特別是在各地山區以及西半部地區。
下週一之後就準備要進入7月份,吳聖宇表示,目前的預報資料仍然持續預測7月上旬在菲律賓以東到關島附近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的機會,大趨勢來看仍將趨向臺灣以東、琉球以南海域的可能性高。
但是他說,目前因爲實際的擾動雛形還沒有形成,所謂的新臺風還是隻存在於模式預報中的東西,因此仍只能當作趨勢上的參考。等到擾動雛形比較明確後,纔有可能真正預估到底會不會影響臺灣。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氣象署爲準。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