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中心交通不便 長者難參與
圖爲2025年7月臺北市萬和共好中心、老人福利關懷協會攜手舉辦「樂齡共學堂」與「社區共好市集」活動。(本報資料照片)
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教育部推動高齡者多元及在地學習、提升高齡學習管道多樣性等方案,並補助縣市政府設置樂齡學習中心,但部分鄉鎮市未設置或選址時未考量交通便利性,影響學員參與度,審計部要求教育部輔導縣市政府,提升地點便利性,滿足跨區域內高齡者在地學習需求,營造健全高齡友善環境。
教育部爲擴大提供高齡學習機會,開拓高齡學習場所,強化高齡者在地學習機制,補助市縣政府設置樂齡學習中心,提供55歲以上民衆樂齡學習課程。
審計部調查發現,截至2024年底止,各市縣政府於358個鄉鎮市區設置369所樂齡中心,除金門縣烏坵鄉,尚有連江縣北竿鄉、莒光鄉、東引鄉及彰化縣線西鄉、雲林縣西螺鎮、臺東縣綠島鄉、蘭嶼鄉、卑南鄉、海端鄉等9個鄉鎮未設置。去年度樂齡中心學員人數18萬7434人,佔同期55歲以上人口802萬餘人的2.34%,尚有成長空間。
審計部指出,樂齡中心環境因素爲高齡者未能參與學習原因之一,若提升開課地點近便性,並結合相關資源提供交通接送服務,將可健全高齡友善環境,增加高齡者學習誘因。
教育部迴應,彰化線西、雲林西螺、臺東蘭嶼、卑南及海端於今年設置樂齡中心。爲擴增在地民衆樂齡學習機會,以55歲以上人口數較多的村裡,優先進行社區拓點,並把開課地點交通便利性等條件,納入新辦樂齡中心申辦檢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