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點滴】珍齡/「路」教會我相信人心
「路」教會我相信人心。圖/陳完玲
人生有時像漫長的步道,陽光毒辣,路面炙熱,景色單調,彷彿怎麼走也看不到盡頭。腳步還在,心裡卻疲憊、懷疑。直到某個轉彎,忽然撞見一份意外的驚喜,或一個改變心情的陌生人。
在夏威夷茂宜島,我遇見「路(Rue)」,終身難忘。
那天,我獨自從Mahana Ridge Trail下山,沿柏油路往Kapalua海岸走。午後陽光炙人,林蔭漸退,我走得鞋底發燙,汗水淋漓,有點懷疑:「幹嘛走這麼遠看海?」
這時,一輛紅色的敞篷Polaris Slingshot跑車在我面前緩緩停下。年輕駕駛摘下墨鏡,朝我笑得像陽光灑在浪尖般耀眼:「要不要搭便車?我在旅行,沒有目的地,只希望你今天開心。」
聽起來像是某部青春浪漫電影的橋段,只是男主角似乎搞錯了年齡對象。我下意識地警覺,本能地拒絕。他不勉強,反而聊起了自己:他叫「Rue」,來自紐約White Plains;相簿裡滿是雪景、秋林、家人與他的旅途。他說車是租的,不爲炫耀,只想分享旅途的快樂。
我笑稱羨慕他這麼年輕就能享受自由與財富。他搖頭說:「我三十五歲了,生活要靠自己,哪有真正的自由?只是努力,爲自己爭取人生的選擇權。」這句話打中了我──自由不是無拘束,而是在責任之上,仍替自己保留選擇的空間。
我徵求他的同意,替他拍了張「紅車帥照」傳給家人,也上傳臉書炫耀。他笑得更開心,像個達成心願的大男孩。因爲這份率真與自由信念的認同,讓信賴升溫,我終於坐上車。
海風拂面、陽光在身上跳舞;海天交融的湛藍近乎滿溢,沿岸美景如慢鏡頭滑過。夏威夷的午後,就此成爲我人生一頁閃亮的浪漫。
下車後,我忍不住與家人分享這段奇遇。先生急切來電:「妳怎麼可以亂搭陌生人的車?現在社會這麼亂,萬一發生危險怎麼辦?」我理解他的擔憂,社會多半教我們「要小心」,而不是「去相信」。正因爲並非所有人都可靠,那些單純、無害、願意分享的善意顯得更珍貴。
「路」恰如其分地出現在我的人生路上。他提醒我,自由不是逃避束縛,而是勇於努力、敢於選擇。善意的交流不必深刻,只需要一顆開放、信任的心。年齡,不該成爲關上心門的理由;警覺,更不該讓我們錯過生命裡那場晴空萬里的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