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共好新場域 新竹國小附幼、振興活動中心今啓用
新竹國小附設幼兒園暨振興市民活動中心28日舉辦啓用典禮。(王惠慧攝)
新竹國小爲百年老校,校內的附設幼兒園與吳火獅圖書館拆除多年後,經中央補助加市府自籌共1.7億餘元,市府規畫興建附幼及振興市民活動中心,28日舉辦啓用典禮,幼兒園建築結合市民活動中心,未來將獨立管理並提供市民鄰里交誼與活動使用。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新竹國小自創校以來已有128年曆史,承載着幾代新竹人的學習記憶與成長足跡,如今在這片充滿人文底蘊的土地上,重新打造附設幼兒園並結合市民活動中心,別具深遠意義。
新竹國小附設幼兒園原有3至5歲班3班,爲迴應東區家長增設2歲專班的需求,並整合里民活動需求,全案經教育部補助8454萬元、內政部補助400萬元,加上市府自籌約8248萬元,總經費約1億7102萬元,將附幼擴充爲3至5歲班4班及2歲專班2班共6班,同時結合市民活動中心。
新竹國小附設幼兒園28日啓用,全新的教室將帶給孩童更好的學習空間。(王惠慧攝)
工務處表示,推動公共建設是市府的重要職責,新竹國小附設幼兒園暨振興市民活動中心的新建工程爲地下1層、地上2層建築,面臨南大路並銜接既有通學步道。建物整合幼兒園與市民活動中心功能,兼具教育與社區使用需求,創造複合型空間,實現校園與社區共榮的理想。
民政處表示,振興裡過去長期借用新竹國小地下1樓防空避難空間作爲里民集會場所,但因設施老舊且缺乏無障礙設備,對長者使用相當不便。重建後的振興市民活動中心位於1樓,活動面積274平方公尺(約82坪),空間寬敞明亮,除提供鄰里集會與節慶活動使用外,亦可開辦全齡友善課程。
教育處補充,市府近2年挹注約1億1470萬元經費,支持新竹國小進行百齡樓修復、地震災損復原及無障礙環境改善等工程,嶄新園舍不僅象徵市府對教育的重視與承諾,也展現持續推動公共化教保服務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