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之手神助 嘉縣表藝荷花池重生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重要地標「荷花池」,在紀錄片「老鷹之手」藕農女主角鄧素玉協助下,打掉重練後展現新風貌。(王泊清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重要地標「荷花池」,近年因養分不足加上病蟲害,荷花長得稀稀疏疏,失去昔日風采,在紀錄片「老鷹之手」藕農女主角鄧素玉協助下,打掉重練的荷花池展現新風貌,預計下週3.2分地大的荷花池將全面盛開,繁花似錦美況可持續到6月。

嘉縣表演藝術中心主任王泊清表示,荷花池是表藝重要地景,閩南式風格建築配上荷花池,日夜皆美,但近年花況稀疏,美景不再,雖然他有意整頓,聽到同仁訪價出現500萬元、1200萬元天價,讓他不禁打退堂鼓,正在苦惱時,突然想到2021年坎城世界影展最佳紀錄片「老鷹之手」拍攝地就在民雄鄉牛斗山,種荷花采藕的肯定大有人在。

在民雄文教基金會人員協助下,王泊清輾轉找到片中藕農女主角鄧素玉,種藕經驗30多年的鄧素玉一眼就看出問題,說荷花池裡入侵植物如水蠟燭嚴重排擠荷花生存空間,加上蟲害多,荷花根系留不住或生病,纔會讓整池荷花了無生氣。

鄧素玉實勘當天就訂下策略,表示只要砍除所有荷花植莖、移除入侵植物、水草,補植藕根、抽水後施肥,並隨時觀察病蟲害,輔以藥物抑制,今年5月就能看到滿池荷花盛開。

而表藝評估費用後,最後以園區地面整平、整理荷花池名義編列70萬元委外,除有專人進行地面鋪整,荷花池整治幾乎全由鄧素玉包辦。

鄧素玉說,荷花池最深處超過1層樓高,她雖帶着兩名超過180公分壯漢來清除草生植物、補植藕根,但涉水深度頂多到頸部,深水區只能以人力拋擲,將根苗綁在小石頭上拋進目標區,加上池裡有很多魚類,生態豐富,施肥、給藥都得再三斟酌。

鄧素玉指出,雖然荷花池種植的品種跟蓮藕採收不太一樣,但種植方式差不多,另受節氣影響,今年荷花開得慢,這兩週盛開後,開到6月不成問題。

王泊清透露,這段時間,鄧素玉每天清晨就到荷花池除草、撿福壽螺,終於讓荷花健康長大,再現表藝經典景緻。